PS:不幸在醫院,編輯給推薦。加更這一章,詳情“作家說”。
眾人的笑聲之中,杜英如釋重負。
桓溫亦然露出微笑。
這件事似乎就這麼揭過去了。
杜英並不指望著自己透過一次這樣的詢問,就能夠讓桓溫在審視周圍人的選擇以及自己的利益之後,選擇繼續進攻長安,尤其是這可能導致他的利益真的受損。
所以杜英也只能儘可能的抓住所有機會,不斷地向桓溫灌輸需要“拿下長安”的想法。
現在杜英比在場的所有人都害怕的,自然就是桓溫的半途而廢。
他拍拍屁股走人了,謝奕還有別的想要北伐的將領,破碎的或許只是他們曾經的夢想,但是杜英和關中盟的將士們,丟掉的很有可能是自己的小命。
今日來見桓溫的杜英,和歷史上那個披頭散髮、不修篇幅的王猛截然不同。
那個時候的王猛,想要的只是試探一下桓溫是不是自己的“真命天子”,在察覺到桓溫不想要進攻長安之後,王猛也進行過勸諫,發現桓溫心思已經難以改變,王猛當即拍拍屁股走人。
向南哪怕是一步,都不願意走。
而今日的杜英,卻不只是來縱論天下、試探桓溫的,他是想要來改變歷史的軌跡,也改變桓溫的想法的。
挑戰性顯然更大。
杜英也知道自己是在刀尖上跳舞,一旦桓溫真的被自己剛才那有點兒直戳內心的話語給弄得憤怒不堪,那麼就算是以自己現在的身份,應該還不至於直接掉腦袋,但是皮肉之傷應該是難免的。
還好,桓溫終究還是桓溫。
他終歸是有雄心和野心的。
關中之戰,事已至此,桓溫也不樂意於半途而廢。
他也想拿下關中,讓收復中原真的變成可能,而不只是不少世家掛在嘴邊的口號。
因此今日的杜英,給了他一點點希望,同時又詢問他到底是如何決斷的,桓溫便立刻抓住這一點希望,並且給出了準確的答覆。
只要糧食的問題解決、軍隊能夠順利向前進攻,他也不想成為瞻前顧後的孬種。
桓溫的反問丟出來之後,杜英趕忙拱手請罪:
“草民一時失言,還請將軍恕罪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