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影前面其實有過一個設定,那就是各國人員都是可以聽到同聲傳譯的。
駱墨在這裡加入的情節是,緊張和扇情中,還帶著趣味。
韓朵朵明顯不是什麼學霸,她開始用很蹩腳的發音,用多國語言,磕磕絆絆的說著【希望】二字。
“hope。(英語。)”
“i’espoir。(法語。)”
“hoffnung。(德語。)”
“.…….”
她每艱難的說一個詞,畫面便切換到這個國家的救援隊上。
有的人聽得哭笑不得,還被這個初中生帶著哭腔的發音給逗樂了,同聲傳譯都翻譯不出來!
然後,駕駛車輛的人,便勐地將車子進行轉向!
丁小余飾演的韓朵朵,完美的展現著自己的臺詞功底,還有情緒代入。
她不斷的說著一個又一個國家的語言,磕磕絆絆的說著,有時候還說重複了,緊張到忘記了自己前面其實已經說過一遍這個國家的【希望】了。
可偏偏這時候的笨拙,往往能帶來更好的情緒傳遞!
我們要救她!
我們也要救地球!
一輛輛車子裡,各國救援隊交流著。
泡菜國的駕駛員則對著隊友大吼:“地球毀了!我們以後誰也見不到!我們回去!”
又有外國人道:“七天之內我們可能根本回不來家。”
駕駛員一邊大力扭轉方向,一邊眼神堅毅地道:“那我們為什麼要回去?”
一輛車,兩輛車,三輛車……..
電影鏡頭先給了近景,然後給了一個高空處的全景。
先是車流中,只有幾輛車原則了調頭。
然後,便是越來越多的車!
一輛輛車子在車海中選擇逆行,讓每一個戴著3d眼鏡,看著這個畫面的觀眾,都無比動容!
“太燃了臥槽!”
“這一刻看著車輛轉向,莫名想哭!”
“終於明白了什麼叫人類命運共同體!”
“所有人都在自救,都在努力啊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