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於這種華夏人特有的執拗的浪漫,霍垣和曹銅等人,看這部電影變得越發認真了。
像霍垣這種喜歡寫現實的作家,很清楚華夏人身上的一些特質。
我們重視血脈,重視傳承。
這樣的民族,也往往更注重未來。
很多人都願意為了子孫後代,去主動承擔點什麼。
而這個國家,也往往不會缺少心懷大義之人。
像劉啟的父親劉培強,可能接下來就要一直生活在空間站裡了,且肩上要負擔起人類的未來,可他照樣義無反顧,不是麼?
帶著這種「【子子孫孫無窮盡也】」的思維,就算是整個流浪計劃要持續2500年又怎麼樣呢?
我們的血脈,總有一天,會來到新的家園!
只見電影裡,劉培強告訴劉啟:「爸爸會飛到天上,變成一顆星星,一直看著你。」
「爸爸,你真的會變成一顆星星嗎?」小劉啟問。
「對啊,往後啊,你只要數,三,二,一,抬頭…….就看到爸爸了。」劉培強溫和的對劉啟道。
這裡,其實也算是一種立g,也是為後續的劇情做了一個鋪墊。
等到父子的對話結束,出現了一個很壯觀的畫面。
片名《流浪地球》就此浮現,而在巨大的片名後面,則是一整顆星球。
它的一半近乎籠罩在黑暗之中,另一半則有著行星發動機所釋放的光亮。
地球在宇宙中前行著,行星發動機的光亮,宛若絢爛的拖尾。
在這一幕裡,旁白聲浮現。
先是中文的:「再見,太陽系。」
然後,便是一個接一個國家的語言。
一種又一種語言出現,在背景音樂聲的渲染下,大家戴著3D眼鏡,感受著眼前沉浸式的一幕,真的有一種很震撼的感覺。
優質的特效,讓大家能直觀的感覺到【流浪地球計劃】的恢弘!
讓人感覺到渺小的人類,在末日前的掙扎與不屈!
大量的語種彙集到一起,最後,化為了劉啟的童聲。
奶聲奶氣的聲音道:「再見,太陽系!」
霍垣覺得最後出現一個童聲,設計的實在是太棒了!
……..
……..
電影才進行了六分多鐘,全場觀眾已經全部沉浸到影片裡了。
光是這個片頭,就讓人覺得這是一部很用心的科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