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田鷗也在啊,嚯,還是《車王3》?”
“老面孔不多了呀,明年居然都是些新銳導演。”
“咦,明年居然一個老一輩的導演都沒有。”
“看這架勢,是要主推新一代了呀,不過這也可以理解。”
這個名單一經公佈,普通觀眾對這些電影的興趣,其實遠超今年。
不少人覺得,早該這樣搞了。
當然,最主要的是——和駱墨有關的電影居然有三部!
這就很難讓人不期待了啊!
“可以啊,最近高產似母豬啊!”
“行的,就不催你加班了。”
“好傢伙,一共8部,他佔3!”
普通觀眾可不來管其中的利益與好處。
咱們就是花錢買票看電影,圖的就是倆字——好看!
駱墨的水平擺在那兒,咱們相信他,信任他。
他主創的電影越多,對於咱們來說,可看的片子就越多,咱就越爽。
——量大管飽啊!
至於業內怎麼想的,關我們屁事?
實際上,業內的確鬧翻天了。
只可惜,這是稽核部做出的決定,所以,大家只敢小聲嗶嗶。
就連那群蹦躂得很歡的【繁花獎】的專家評審們,都不敢在公眾場合聊這些,議論這些。
可私底下的聲音,就沒停過。
“搞什麼啊,總共8個電影名額,他主創的就有3部,四捨五入,都趕上一半了!”
“這還叫什麼官方扶持計劃,感情扶的是駱墨,其他人就是順帶的。”
“嘖嘖嘖,影史票房第一就是威風啊,這排面,這排場,呵!”
“這事辦的不地道,背地裡誰服啊,憑什麼他能佔3個電影名額啊,這規則就不該這麼定!”
“明年他一個人搞3部,那後年要不乾脆他一個人全搞得了!”
“關飛憑什麼,其他我都忍了,這怎麼忍?”
電影圈裡,很多人已經習慣了分蛋糕。
當大家以為,這是常態以後,再看到駱墨這種例子,就會覺得格外刺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