駱墨一點兒也不著急。
他的目標很簡單,就是【排片量】。
他要各大院線根據點映時口碑,根據上座率,給自己加大首映時的排片量!
要知道,這種現實主義,反映社會問題的電影,初期排片都不會很高,因為大家本能地都會覺得這種題材不賣座。
這和《大聖歸來》剛上映時,差不多是一個道理。
地球上,《藥神》的宣發團隊也是兵行險招,憑藉著對影片質量的極度自信,玩起了如此瘋狂的操作。
因此,大規模點映,其實也是一場駱墨與各大院線間的博弈!
影院也想多賺錢,誰會和錢過不去?
那麼…….
——聽話,乖!
……..
……..
翌日,很快就有比較靈敏的媒體,開始報道起了《我不是藥神》大規模點映後的相關訊息。
這引起了一些水花,但不算太大。
畢竟場次太少了,觀影人數也太少了。
但是不要緊,咱們慢慢來就好了。
駱墨根本不關心今天的點映票房,他只關心明天的排片量。
在與各大院線溝通後,新帝院線還是老樣子,表示願意站在駱墨身後,給予最大程度的支援!
新帝院線本來就已經給《藥神》排了很多場次了,還努力往上又加了一些。
同時,還多留出了一部分晚上的黃金場次,裡頭雖然是以中小影廳為主,但也是有大影廳的。
至於一些之前還在猶豫與觀望的院線,現在看《藥神》的上座率不低,口碑好像也不賴,也都不願意和錢過不去,開始積極排片。
最終,7月30日的排片量,增加到了1.6萬場,直接多了一萬多場!
對此,駱墨已經知足了。
他的目標,就是破1.5萬場。
“畢竟這是藍星的首次大規模點映。”
“大家對於新鮮事物,對於一個嶄新的模式,總有一個適應的過程。”
“開先河,總是這樣的。”駱墨心想。
而到了深夜,駱墨才開始關心起《藥神》在29日的票房成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