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實上,的確是這個道理。
幾千場的點映,足夠讓電影的口碑在全網傳開了。
這樣一來,電影首映的第一天,就要迎接所謂的【口碑審判】!
本來這玩意兒,基本上是在電影上映三天以後,才會正式到來的。
方婕的《青春期》,就是被這【口碑審判】,給直接搞得斷崖式下跌。
對於質量不高,或者質量中等的電影,駱墨這種操作沒有好處,只有壞處。
方婕繼續道:“本來影院可能會在首映日給他排個幾萬場,第二天又是幾萬場,第三天還是幾萬場。”
“直到口碑發酵了,才會開始調整排片量。”
“這下子好了,直接提早開始調整。”
“那麼,到時候這些本來該給他的排片,不就又能有一部分給到你的《車王2》了嗎?”方婕侃侃而談。
“你算一算,究竟是誰賺了。”
經方婕這麼一提點,田鷗悟了!
——我賺!是我賺!
由於【金鑰】延期,【百億票房計劃】裡的每一部電影,都能上映整整兩個月呢。
那當然是我賺!
實際上,這種【大規模點映】的騷操作,真的需要片方有極強的自信,才敢去放手一搏。
哪怕是質量中上的電影,也撈不到好處。
必須口碑超高,讓大家的想看指數爆表!
能達到這種程度的電影,一年能有幾部?
有時候甚至一年都出不了一部!
這樣的電影,都是能載入影史的!
——這是一場豪賭!
把整部電影的身家性命都給賭進去!
田鷗捫心自問,他不敢賭。
方婕也是一樣。
“老老實實上映,不香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