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這首歌的前奏,給人一種孤寂感。
再配上駱墨獨自一人站在舞臺上,這種感覺就更重了。
讓人不免就想起了那隻孤獨的猴子。
按理說,跨年這種節日裡,營造這種氛圍並不好。
可要知道,你在看齊天大聖獨自一人面對十萬天兵天將時,你感受到的是孤獨嗎,你是在同情他,可憐他嗎?
不,你感受到的是桀驁!
——要麼孤獨,要麼庸俗!
更何況,《悟空》本就不是一首哀愁的歌。
駱墨一開嗓,不少觀眾就有一種哇哦的感覺。
“【月濺星河,長路漫漫。
風煙殘盡,獨影闌珊。
誰叫我身手不凡,誰讓我愛恨兩難。
到後來,肝腸寸斷。】”
這裡的部分,駱墨是偏壓著唱的。
在【身手不凡】這四個字唱出來時,真假音的完美轉換,還有那自然的轉音,將他的現場唱功展露無遺。
從配樂上看,這首歌裡其實也融入了不少民族樂器,如二胡和長笛等。
蕭瑟的氣氛已經渲染開來,駱墨始終眼簾半垂,微微低頭唱著,並未直視鏡頭。
歌詞給人的感覺韻味濃厚,在情景的塑造上,可以說是極佳。
同時,也能看出這裡頭還蘊含著豐富的心理活動。
駱墨繼續唱著,笛聲也在這個時候切入,使得歌曲的層次感更加分明。
“【幻世當空,恩怨休懷。
舍悟離迷,六塵不改。
且怒且悲狂哉,是人是鬼是妖怪,
不過是,心有魔債。】”
唱到這個部分時,已經有一部分觀眾的情緒被調動起來了。
這歌詞,寫得好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