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一期裡的國士,可不止宋應星一人。
到目前為止,《典籍裡的中國》已經創下了3項文宣類綜藝的記錄。
很難想象,這是一檔才播了一期,口碑和影響力才剛剛開始發酵的綜藝。
先前說過,這一週下來,各大性質特殊的媒體沒少誇獎這檔綜藝,還有綜藝背後的製作團隊。
各大平臺在宣傳方面也立馬跟緊腳步,使得《典籍裡的中國》徹底出圈。
一些對於央臺的綜藝無比牴觸的觀眾,也被吸引進來看了一下。
然後發出感慨:“逃不掉了呀!”
“無語,又被駱墨套住了!”
“很難想象,一檔文宣類綜藝可以給我帶來如此之多的震撼!”
“看哭了,駱墨怎麼老愛搞這種催淚彈!”
“哭死!我覺得我淚點太低了,第二期我肯定不哭了!”
“我也先立個flag,今晚不哭。”
在網友們的一番熱議下,第二期在央臺和企鵝影片同步播出。
可這些揚言不讓駱墨得逞,今晚絕不掉眼淚的人,怎麼都想不到,節目剛開始,一個人的出現,一個名字的出現,就讓他們的淚腺開始不聽使喚起來。
很多觀眾也在這個時候才意識到,駱墨為什麼會寫下:“天工開物,國士無雙。”
第二期一開始,先是和第一期一樣,播放了一段重複的片頭。
片頭結束後,則又是那一套常規操作,一身黑衣的駱墨大步走到舞臺中央,然後在書桌前落座。
只不過這一次,書桌上多了一盞很有年代感的檯燈。
只見他一拉檯燈,燈亮之後,就翻開了一本書,開始敘述起了很多年前發生的事情,由此來引出《天工開物》。
第一期引出《尚書》的人物,是敦煌的道士。
第二期引出《天工開物》的人物,則是大家都知道的——袁爺爺!
只見在駱墨的沉聲敘述中,舞臺另一側,話劇演員們開始還原起了場景。
一個穿著襯衫,將襯衫插進褲腰帶裡,頭髮向後梳,整體看著偏瘦削的中年人就此出現。
字幕上,打著他的名字。
他姓袁,雜交水稻之父,網友稱其為當代神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