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漸漸深了,再過十分鐘就是晚上八點了。
很多人守在電視機或者電腦前,等待著《典籍裡的中國》第一期的播出。
雖然這個綜藝的名字,給人的感覺就是很嚴肅的那種,但基於對駱墨的信心,很多人決定還是看一看。
畢竟駱墨可能是個取名廢啊。
《那年那兔那些事兒》,你看名字能知道這動漫是講什麼的?
《仙劍奇俠傳》,一股年代感撲面而來。
《典籍裡的中國》,至少看著很有逼格。
對於很多觀眾而言,已經“八百年沒看過央臺的綜藝了”。
地方衛視的綜藝娛樂性更強,大家無腦跟著嘻嘻哈哈一下,多快樂!
至於一些網綜,則比電視臺同步播放的綜藝尺度要更大一些,新鮮感也更強一些。
這個世界的人,和幾年前大家對央臺的印象是類似的。
覺得它保守、嚴肅、正經、老派……..
不像現在,央臺屢屢封神,高質量高口碑作品頻出,像【六公主】更是聲名遠揚,還有一大波鐵桿粉絲,上微博熱搜上的比明星們還勤。
這裡的央臺,同樣也在想著做出改變。
但第一步總是艱難的,分寸總是難以把握的。
畢竟……..它是央臺。
魔都的某公寓內,一個微胖的年輕男人正坐在電腦前,等待著企鵝影片同步更新第一期。
他是從事金融工作的,但他在另一個平臺更出名,是個網路寫手。
筆名:賣鮑小郎君。
在作者圈子裡,寫網文的其實也在鄙視鏈的下游。
很奇怪,好像網路上更新連載的東西,都在鄙視鏈的下游。
比如網文、網綜、網劇之類的。
小郎君最近正在構思自己的新書,暫定大背景是古代仙俠,然後再加入點探案元素。
預選的書名已經取好了,就叫《大棒打更人》。
他這幾天思路不是很清晰,就想放鬆幾天,看看綜藝,聽聽歌啥的。
駱墨是他喜歡的歌手,寧丹是她喜歡的綜藝導演。
他這個人,最喜歡姐姐型的了。
只不過,之前的他,怎麼都沒法把這兩個人,和央臺的綜藝,給聯想到一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