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後,他就把目光看向了寧丹那邊,並大步走了過去。
“丹姐,這幾位是?”駱墨問道。
寧丹趕緊做了下介紹。
駱墨看向這個微微有點駝背,滿頭銀絲一絲不苟的梳著的老人,心中微驚。
他能想到央臺肯定會把《典籍裡的中國》當寶貝,但沒想到一上來就直接把它當至寶。
畢竟還在前期籌備階段,過程與結果都還難以預料呢。
劉重山與駱墨握了握手,二人是雙手緊握。
老人看著他,笑了笑道:“你這四句話,倒是讓我受教了。”
駱墨正欲接話,老人便道:“不用謙虛。”
他自顧自的繼續道:“老頭子我呢,或許是年紀大了,一開始還不是很理解,為什麼非要搞【古今對話】的模式,我本以為你的想法是靠這種偏新潮的東西,吸引年輕觀眾,凝聚年輕群體。”
“但我今天聽了你對【讀書人】的定義後,大概明白了為什麼要有這個環節。”
“為往聖繼絕學,好啊,好啊。”他感慨了幾句,臉上笑容濃郁,眼裡有不加掩飾的欣賞。
“我現在更加相信,你們能一起搞出一檔好節目,有意義的節目!”劉重山道。
與駱墨又簡單的聊了幾句後,老人就回頭看向了兩位中年男子,道:“小鄭,小余,你們接下來在工作方面,多多配合駱墨。”
簡單一句話,等於是把駱墨【主心骨】的地位給定下來了。
不要仗著自己是央臺的人,然後就指手畫腳,搞七搞八。
按照他的想法辦,做好配合工作就行。
被他稱為小鄭與小余的兩個中年男人連忙點頭應下。
不知道為什麼,光是聽著剛才的四句話,他們就有種“能參與到這個節目中,是我的榮幸”的感覺。
……..
……..
劉重山並沒有在錄製現場久留,他知道自己身份特殊,呆在這裡會給所有人都帶來極大的壓力,導致大家在工作之餘多些負擔。
他覺得自己這一趟來得是值得,對駱墨有著打從心底裡的欣賞。
“這才是我們央臺渴望見到的正向公眾人物。”他在心中道。
上車後,他就給賀平安打了個電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