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讓大家意識到,他的主戰場,可能是在【最佳專輯製作人】上。
別忘了,他的另一個身份是新虞的音樂總監。
很多情況下,一些公司裡統籌整張專輯的那個人,便是該公司的音樂總監。
因此,【最佳專輯製作人獎】,有時候也被視為各大公司的音樂總監之爭。
這裡頭涉及的就不僅僅是個人榮譽,還有公司榮譽。
這是個人戰,也是公司戰。
一如大家所料,駱墨再次獲得了提名,雖然嚴格意義上來說,他只擔任了兩張專輯的製作人——《大魚》與《紅》。
其他歌手他都只寫了歌,沒有負責一整張專輯。
可是,人家兩張專輯的質量與資料擺在那兒,可以說是在今年的下半年裡,一通亂殺,一路屠神。
你就算擔任了十張專輯的製作人,但又有什麼用呢?
你整張專輯加起來,有人家一首歌火嗎?
而最讓眾人津津樂道的是,同樣獲得提名的,還有菠蘿的音樂總監鄭泉,磁龍的音樂總監袁鶴文。
確切的說,除了駱墨以外,另外獲得提名的四人,便是業內四大公司的四位音樂總監!
這個獎項,一直以來都是如此,經常就是這種四大公司一人佔一個名額,剩下的給那個在今年異軍突起的製作人。
這倒不是因為金音獎對四大公司偏心。
主要是四大公司之所以是四大,自然是因為夠火,市場佔比夠大,專輯銷量夠高…….
雖然這幾年資本運作的比較厲害,有的專輯明明稀爛,也能銷量逆天,但總體來說,四大公司每年還是能出幾張質量與口碑過硬的佳作的。
這使得這個場面,一下子就變得緊張刺激了起來。
菠蘿的音樂總監鄭泉來到了現場,就坐在黃西山身邊。
他獲得提名,靠的是趙天王的那張《第二杯咖啡》。
這張專輯的歌曲基本出自黃西山之手,他擔任製作人,也是黃大神退位讓賢,懶得坐這個位置。
至於袁鶴文,今天干脆就沒來現場,直接缺席,說身體抱恙。
所以,大螢幕上,只有這個長得很像古裝劇裡的師爺的小老頭的一張照片。
觀眾們又開始損了,在彈幕裡各種陰陽怪氣。
“身體抱恙也正常,畢竟駱墨站在他的肩膀上。”
“一把年紀了,硬要背個人,身體能好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