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嚇死個銀!嚇死個銀!”馬大龍只把a段聽完,整個人的記憶就開始翻湧。
老外學中國,以把繞口令說得很溜兒為榮。
這玩意太費嘴皮子了,讓馬大龍開始懷疑:“說唱這東西,確定是咱們那邊興起的嗎?”
如果說,說唱裡面的押韻已經夠難了,那麼,繞口令這種對你的舌頭髮起挑戰的東西,簡直就是難度翻倍!
“【平上去入的變化,平平仄仄平平仄。】”
馬大龍一邊聽歌,一邊看著歌詞。
他很確定,這些字他都認識。
是的,這個老外連逼仄的仄字都認識,也算是中文滿級選手。
但是,他看不懂是什麼意思。
“【好聰明的中國人,好優美的中國話。】”
噢我的上帝!她們怎麼還把我心聲給唱出來了?
他聽到這句話的時候,心中其實是認同的。
馬大龍是真的喜歡中文,最喜歡的就是古詩詞。
來到華夏後,他越發認識到華夏文化的博大精深,感覺在方方面面都能給他帶來無與倫比的震撼。
比如——美食。
來自黑暗料理之國的他,想不出世上為什麼有人會這麼懂吃?
好像任何東西經華夏人之手,都能化為美食。
他去博物館參觀時,也被裡面的文物給驚到,想不到華夏的古人竟有如此之智慧。
更別提他最愛的詩詞了,感覺那裡頭的味道,不是他們國家的現代詩所能描繪出來的。
他的中文越好,越是瞭解華夏,越是沉醉其中,越是心懷敬畏。
因此,他時常在網上看到一些華夏人貶低自己國家文化的言論時,腦子裡通常會冒出一連串的問號。
“弄啥嘞!?”他想不通。
他一個老外,因為受到了薰陶,都倍感自豪。
你們反而看不上。
他已經想好該如何寫樂評了。
“不!我不寫樂評了。”他心想。
馬大龍決定,他要錄個影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