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人相輕這一現象,自古以來就有。
駱墨自從在《創造偶像》唱了半首《溫柔》開始,他的身份便是音樂人了。
從那時候起,業內對他的口誅筆伐其實也沒有停過。
只不過呢,市場的反響實在是太好,誇讚的聲音又實在太多,這些口誅筆伐也就淹沒在茫茫大海中了。
對於這些怒噴的人,駱墨也是略有耳聞,而且也並不意外。
《創造偶像》畢竟是一檔偶像選秀類節目。
這個世界是一個不問出身的世界嗎?
並不是。
就因為你是練習生,就算你寫的歌再怎麼好,照樣還是會有一群人看不起你。
當然,這也多虧了一群劣質偶像的鼎力相助。
後來,由於駱墨並未出道,直接選擇了與資本進行對抗,使得這些冷嘲熱諷竟然降低了許多。
之前還有很多地下說唱歌手寫歌來專門罵他,罵到後面,一個個只剩下高喊:“瑞思拜(respect)”。
實際上,一直到《東風破》的橫空出世,局面才開始發生最大的逆轉。
當然,這個事情,駱墨本人從頭到尾都沒有特別在意過。
但是,音樂圈完全認可你了,甚至是崇拜你了,又有一個圈子開始不爽了。
那就是那群文化人。
【中國風鼻祖】這個封號,有點過於耀眼了,過於讓人羨慕了。
“我們倒是要看看,究竟是什麼詞,什麼曲,能讓你們這樣子吹上天!”文化人們心想。
看完之後,一群人就開始嗤之以鼻。
他們不會考慮這本質上是一首流行歌曲,開始對其進行咬文嚼字。
比如:“這個字用的不好啊,換成其他字更妙。”
“也沒有吹得那麼厲害嘛,娛樂圈果然不過如此。”
“這群聽歌的人平日裡都不看書的嗎?”
“呵,附庸風雅之作罷了。”
現在的網路平臺上,大家的戾氣本來就重,所以戰火其實一直就沒有停過。
對此,駱墨本人依舊從來沒有說過什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