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孫海鷹?你提那貨幹什麼?”
他現在真的算是有些驚弓之鳥,這種警覺性來源於他和孫海鷹的口水戰。
這人現在就有些魔怔,在一次採訪中怒噴馮曉剛。
“馮曉剛裝蒜,他是娛樂片導演,看到他佔據市場龍頭我就知道我們的電影要完蛋了,藝術電影還有活路麼?死了得了,早死早超生。”
從某種角度來說,他這番話還是挺被市場所認可的。
小鋼炮的電影像是快餐,過度向市場低頭總顯得有些諂媚。
不過電影中的諂媚卻和他本身懟天懟地的氣質產生撕裂感,讓他的觀眾緣一直不算好。
當然了,都是電影圈的工作者,噴人也不是什麼稀罕事。
但是藝術理念不同噴就噴了,人身攻擊的話說出來就有些跌份。
馮曉剛現在確實冤枉,若是他那些賀歲片上映時孫海鷹噴他一句他就當做宣傳了。
可是他現在集結號剛剛獲獎啊,就算他之前拍的電影風格再怎麼像白開水一樣毫無內涵,這集結號卻是紮紮實實的好本子。
“不是孫海鷹,是石海英,你那部《非誠勿擾》的美術指導。”
馮曉剛這才撂下臉色,“嚇我一跳,我還以為你說那個神棍呢,石海英閒著呢,等會我把電話給你,你自己聯絡去吧。”
一提到孫海鷹,馮曉剛好像犯了PTSD,臉上一陣膈應。
“提起這孫子我就來氣。”
“我建議你別搭理他。”
“對,狗咬我一口,我還能咬狗麼。”
季雲乾笑一聲,我怎麼看怎麼覺著你倆都一嘴毛。
“行了我走了,以後再也不跟你打賭了。”
“不留下吃點再走啊?”
“吃你大爺。”
......
古裝劇的投入是巨大的,這其中服化道就佔了很大一部分比重。
若不是鋼的琴賺了錢,讓那些投資商如同聞到腥味的蒼蠅一般,他也沒有底氣拍古裝劇。
這個時代和十年前不同,港劇中那些塑膠瀑布和缺口海碗在童年的加成下都成了一種符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