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個現象叫“標籤效應”,當一個人被一種詞語名稱貼上標籤時,他就會作出自我印象管理,使自己的行為與所貼的標籤內容相一致。
這標籤效應在娛樂圈挺能對得上號的,有些明星一旦被貼上某種人設,連觀眾和演員自身都會情不自禁的向著標籤的路子走去。
季雲現在身上就有著一個新的標籤。
第一小生。
說實話,這個名頭挺不值錢的,都是風一陣雨一陣,從2000起,到17年,一共有十屆四大小生的名頭。
他能當上第一,實在是與其並列的幾人都沒有什麼太大的名氣。
杜純、霍宴、張浚寧。
季雲倒是沒放在心上,這一行還是看作品。
一部大熱的作品不足以支撐他成為常青樹。
在真正的大佬眼裡,季雲就像是一個暴發戶,屬於拆遷款到了位,但是氣質還沒提上去。
“這一行的水很深,你光拍電影賺不了幾個錢。”
眼見季雲已經坐到了這個位子上,王忠軍便跟他說了幾句貌似掏心窩子的話。
“王總有何高見?”
王忠軍一笑:“偉人說過,集中力量幹大事,這一行的潛力很大,在為了肯定會被外來資本慢慢侵蝕,咱們這些原生企業得合作起來。”
季雲冷笑一聲,他這是要拉自己上船啊。
他也不上套,“我就是個馬前卒,哪有摻合這些事的牌面啊。”
“你可真是小看了自己,泰坦尼克號才3.6億。”
“那我也趕不上馮導啊,有他在一百億都不在話下。”
王忠軍露出一絲不愉,轉眼間便掩藏在深深的笑意之中。
“你考慮考慮吧。”
他嘆息一聲,本以為季雲還是像原來一樣的小打小鬧。
沒成想這麼一部鋼的琴讓他一鳴驚人。
拉攏他的時機還是稍晚了些,如果在拍攝鋼的琴的時候就能雪中送炭,現在對方也不會在這跟他打太極。
本來在繡春刀之後季雲的崛起之勢就已經初現端倪,不過一來這部電影中他不是主角,二來他在得獎之後就去拍了一部殺生。
這部劇的反響不太好,票房上盈虧暫且不算,口碑也比不上另一部鬥牛。
事已至此,他也只能想著亡羊補牢了。
“這鋼琴宴你還滿意吧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