後海,酒吧一條街。
季雲走街串巷,進入了一處僻靜的清吧,在服務員的指引下走上了二樓的包廂。
包廂之內,雲霧繚繞。
“你們幾個老煙鬼,能不能開窗通通風。”
季雲一進門就被燻個夠嗆,趕緊走到窗邊透了口氣。
屋中三人正坐在沙發靠背上,從左到右依次是寧皓、黃博和許久沒有露面的俞閔。
“你咋那麼嬌貴呢?抽的比誰都勤還嫌棄這嫌棄那的。”寧皓吞雲吐霧,不屑的說道。
“我這衣服吸味。”季雲倚在窗邊,也點燃一根菸,“你們幾個老貨來找我幹什麼?”
“出來喝點酒唄,還能有啥事。”
寧皓和黃博一臉無所謂,他倆現在是志得意滿,不過俞閔此時的臉色倒是有些悽苦。
這也能想明白,畢竟由他執導的鹿鼎記開播之後就一直遭遇著口碑滑鐵盧,收視率不見起色,觀眾口誅筆伐,兩方壓力之下他要是還能笑出來那才是真的沒心沒肺。
“你怎麼了?跟別人欠你好幾百萬似的。”季雲明知故問。
“讓人罵了唄。”寧皓在一旁幸災樂禍道。
俞閔張了張嘴,剛想回懟,卻好像被抽乾了力氣,低聲道:“他說得對。”
“我尋思導演一個個的都是沒臉沒皮的呢,還真會被罵兩句就抑鬱成這樣?”
“我自己看過之後都覺得爛。”
季雲無奈,“這話你說到頭了。”
前兩部天龍和神鵰他還算偶有亮點,和香江拍攝的版本還能被觀眾時常拎出來比較一番。但是到了這部鹿鼎記,真就沒了什麼話題度。
別說和陳曉春版或者梁朝韋版比了,就算是張瑋健版本他也比不上。
俞閔嘆了一口氣,“我就是跟你們才這麼說,媒體一問我還不是鴨嘴獸成精?”
“那來拍電影吧。”季雲適時丟擲橄欖枝,“東方不亮西方亮,咱們電影電視劇總得亮一邊呀。”
俞閔輕輕搖頭:“我算是發現了,我現在已經被劃到武俠題材的圈子裡了,跳出這個圈子別說別人受不受得了,我自己拍著也鬧心。”
寧皓斜著眼睛,嘴裡沒有好話,“你說你在武俠圈子裡,你鹿鼎記也沒拍好啊。”
“關鍵鹿鼎記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武俠劇啊。”俞閔攤了攤手,無奈的說道。
對比老版金庸劇,俞閔的優勢在於大場面的塑造和選角班底,但是在鹿鼎記裡,這兩樣優勢蕩然無存。
劇中既沒有什麼大場面,也沒有什麼酣暢淋漓的動作戲,對比於內功通神的天龍和神鵰,這部劇中的大多數武林人士基本上屬於看家護院級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