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在故事核心上,這部喜劇是真真正正國人容易接納並喜歡上的喜劇。近些年來,不只是電影,很多喜劇形式諸如小品、相聲等都想要寓教於樂,在搞笑的層面上教會觀眾什麼。但是這樣反倒讓他們在故事的講述上難以取捨。”
“為什麼說這部電影是容易接納並喜歡上的喜劇,是因為追根溯源,咱們的老祖宗就沒有空講大道理的習慣。《莊子》、《資治通鑑》、《春秋》...這些經典無不是將道理掰開揉碎到一個故事之中,這樣的方式才是我們所容易接受的...”
......
兩千字,酣暢淋漓。
“老實說,這是不是你自己寫的,然後自己出錢炒作的?”
這篇稱不上是影評,更像是一片觀後感,然而這篇文章的文筆和思路都太過流暢了,很難讓人不把作者聯絡到導演的身上。
帖子一天就增長了兩千多條的回覆量,季雲摁下F5,回覆量又重新整理多了300多條。
季雲在下面第一行就看到了一條評論:“寧皓別裝了,我知道就是你!”
“真不是我,我哪看過什麼資治通鑑啊。”
“行吧,這也算是一件好事,最好你那邊在媒體採訪中也稱讚一下,讓這事熱乎下去。”
“我明白,等年後回來咱再聊吧。”
放下電話,季雲又仔細地瀏覽了一遍。
猛地,他發現有些不對勁,這種文風有些似曾相識。
滾輪下滑,季雲想要找到這文章作者的回覆。
然而作者上傳後就好像銷聲匿跡了一樣,面對眾多回帖一言不發。
雖然沒有看到作者的回覆,可下面的一條評論卻點醒了他。
“作者是語文老師吧?這種總分總的格式讓我看著總有點出戲2333”
......
老季頭正窩在客廳的沙發上,眼睛一眨不眨的看著手中的報紙。
他扶了扶鼻樑上的眼鏡,眼睛裡還帶著紅紅的血絲。
季雲默默走到他身邊,一邊削著蘋果一邊道:“謝了,老季頭。”
“啊?”老季頭茫然抬起頭,看到季雲那張我已經全都知道了的表情後又低下頭。
嘴裡嘟囔著:“你要是有我三分本事,也不至於高考語文才得120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