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看對方臉上還有些不愉之色,季雲也沒有多做計較,畢竟自己當初被寧皓坑的時候也沒少撒氣。
“你彆著急,我給你平臺,你就肆無忌憚的拍,想要多少投資都行,咱們給內地電影帶來一股新氣象。”
他揮舞起雙手,開始畫大餅,“你想啊,以後人家會怎麼評價你。”
郭凡目光一閃,露出絲絲憧憬之色,“怎麼請假?”
“他們會說,郭凡導演開啟了國內科幻電影的大門。”
郭凡情不自禁的哇了一聲,眼中已經滿是熱切,他舉起一杯牛二,“雲哥,我幹了,咱啥也別說了!”
勿圇地吞下了肚,酒氣瀰漫,眼中卻滿是神采。
“別叫哥,你比我歲數大。”
笑話,他80的,我82的,比我大兩歲呢,再把我叫老了。
郭凡充耳不聞,內心的激動已經按捺不住,“那咱們什麼時候開門啊?”
“彆著急啊,等著換門的人還沒準備就緒呢。”
......
對於國內電影發展和好萊塢電影發展一直有一個論調。
好萊塢是賣方市場,觀眾的口味是電影人和製作商所要追求的潮流。
國內是買方市場,我拍什麼你就看什麼。
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,國內拍電影那些人摸不到群眾基礎,就導致觀影資源向國外傾斜。
最終倒逼國內的買方市場向賣方市場轉化。
科幻電影就是這個潮流中最為受益的型別。
當然,現在的觀眾還沒有那麼高的呼聲。
從阿凡達開始,科幻電影逐漸在群眾心中開啟了特效的大門,再之後就是復聯,和國內的特效水平一對比,反襯出國內的特效要多五毛就有多五毛。
真正讓群眾反應過來的,是大劉獲得了雨果獎。
雨果獎的名頭太大了,以至於大劉連續五年蟬聯銀河獎都沒有多少人稱道。
我們有世界一流的科幻作家和作品,而且有很多好萊塢的特效鏡頭是國內代工的,我們缺的只是有拍電影的導演和投資的公司啊。
隨著觀眾對於科幻電影的呼聲越來越高,流浪地球才應運而生。
可是現在的時間點確實有些早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