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然和華藝有些不愉快,可是自家事總不能拿到檯面上來。
記者的長槍短炮正在架著,他要是此刻冷臉,保不齊明天就傳出風言風語。
“我辦公室裡得閒,出來看看你們的成果。”王忠軍眯著眼睛笑眯眯的說道。“你最近發展的很不錯啊。”
“仰賴公司的提攜。”季雲扯出一絲笑容。
裝孫子的事他是真的幹不來,連忙拉過俞閔,示意他和王總對線。
“王總,我去招呼一下來賓,你和俞導先聊。”
劉天王可沒有分身的手段,來了這一場還得去無極那邊,畢竟無極的班底都是香江演員,在香江式微的年頭,他總得幫忙提攜提攜。
說罷,季雲轉身衝劉天王走去。
王忠軍看著他的背影哈哈一笑,“還是和公司的員工不親近,一見我就跟看到了瘟神似的。”
俞閔尷尬的說道,“小云這段時間確實是有些忙,剛下了山就到處跑宣傳。”
“嗯。”
王忠軍點著頭,露出思索之色。
“你們這部戲預計多少票房?”他突然抬起頭,問向俞閔。
“1億打底。”俞閔信心滿滿的說道。
“到不了。”王忠軍搖搖頭。“你們想透過口碑挽回局勢,可是口碑需要慢慢發酵,等觀眾反應過來還需要時間呢。”
俞閔一愣,整個人緊張了起來。
沒錯,第一波觀眾進了電影院,看了電影寫了網評,再等持續的差評輸出,繡春刀才能藉助口碑的反差呈現爆發式增長。
怎麼的也得一週吧。
但是他們沒有一週的時間,別說一週了,五天後盜版盤就得滿天飛。
到時候大街小巷賣五塊一張,誰還來電影院看電影?
王忠軍一笑,“彆著急,我來給你們添把火,差評的人多,你們口碑上來的就快。”
俞閔轉憂為喜,“多謝王總!”
華藝剛踏足娛樂圈時也是投資起家,江文的《鬼子來了》和陳凱哥的《荊軻刺秦王》都是華藝出錢投資的。那時候沒有自產能力,所以打算收編幾個導演。
作為國內最賣座的導演之一,陳凱哥也順理成章的收到了華藝的橄欖枝。
不過人家沒接。
王忠軍沒當這是個事,畢竟娛樂圈都是你情我願,不至於因為這事天天埋汰別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