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繡春刀》這個劇本很適合練手,順序敘事,故事節奏緊密,而且本身是一部武俠片,俞閔非常有執導武俠片的經驗,雖然拍的都是電視劇,但人家也是拍電影出道的。
雖說導演有電視劇導演和電影導演之分,可是人家上學的時候學的都是電影語言,挑出來一個科班畢業的手底下都有點活。
季雲也沒奔著獲獎去,要不他就拍《爆裂鼓手》之類的本子去寫。
這快意恩仇的本子在評委會的眼裡也不算討巧,電影劇本里,歌頌自由,闡述醜惡面,虐死人的愛情才更受他們青睞。
季雲不想拍那樣的劇,太累。
藥神倒是挺好的,故事好而且商業味也很濃,但是他沒這本事。
他非得找個姓韓的編劇,否則這本子能爛在他手裡。
那咋辦,咱只能對不起陸陽了唄。
其實劇本立意這事是門學問,季雲有心想多拿兩個獎,但是一門心思撲到獎項上就有些本末倒置,他從科班出門就意味著破不了夏宇的最年輕影帝記錄,早拿晚拿也沒啥區別。
話說開了,立意就和象棋圍棋之間的區別差不多,沒有誰比誰高比誰低,不過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圍棋比象棋更難。
俞閔也從沒想過象棋竟然有這麼難。
看到對方的四個卒子兵臨城下,他突然感覺有些尷尬。
“可以了?”季雲看著滿頭大汗的俞閔,調笑著說道。
“不行!我得給我的智商討個說法。”
季雲嘆息一聲,無奈的解釋道:“棋類運動的最重要的先手和步數,象棋不像圍棋,每個子的子力都很強,不能透過讓子來使雙方達成平衡,我的先手步數優勢不斷積累,再下一萬遍也是我贏。”
俞閔這才緩過神來,順手將棋盤攪個稀爛,“那就聊聊劇本吧,盧劍星這個角色你想找誰演?”
“王千原或者付大龍吧。”
俞閔點了點頭,感覺也十分合適。王千原在97年的時候就和鞏皇合作演過《漂亮媽媽》,表現可圈可點,之後的幾年也是佳作頻出,這樣沉穩的角色比較適合他;而付大龍憑藉《紫日》的優秀表演也在行業內聲名鵲起。
兩人都是屬於物美價廉的好演員,俞閔思忖半晌只覺得兩人不相上下,王千原的長相更加老成一點,但是單論表演實在挑不出哪個更好。
只能將視線轉向其他的角色,“沈煉呢?你自己演唄。”
“要是沒人演我就自己來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