實際上卡狄倫的居民只撤出去了八十多萬人,還有十多萬居民沒有來得及撤離,但是在哨兵發現歐克小股部隊後,巫師們果斷化掉了冰橋,至此這十多萬居民只能散落荒野自求生路。
所以烏爾他們才沒有看到一個人,因為人們要麼已經過河,要麼就逃離了城市。
在撤離之前,卡狄倫還執行了總統府制定的堅壁清野計劃,因為大家都知道歐克是懂得使用工業的,為了防止敵人進一步壯大,總統府計劃將所有遷不走的工業設施摧毀。
這個行動在撤離過程就開始執行,首先燃起大火是卡狄倫最大的鋼鐵廠,守軍動用數噸炸藥毀滅了工廠裡所有的高爐和大型機械,將人類最應以為傲的科技結晶付之一炬。
此過程中,引發的大火甚至連工廠附近的居民區也捲了進去,但對於一座事實上已經被放棄的城市,這已經無關痛癢。
由於時間緊迫,官方只能選擇毀掉那些重要的大型工廠,至於很多民用設施和小型工廠,只能選擇性的留給歐克,至於城市內的財物,也是優先帶走那些價值更高的文物,書籍等。
富人們可以乘坐輪船運走全家老小和個人財產,窮人就只能擁擠在冰冷的河床或者火車上,許多人因此和家人走散,更多的人則變得一貧如洗,哭聲從撤離第一天開始就沒有停歇過。
其中最為悲慘的是那些從淪陷區逃出的難民,他們滯留在卡狄倫就是為了等待軍隊收復故土的一天,結果卻反而還要繼續顛沛流離。
很多人不明白,明明幾天前還形勢一片大好,怎麼突然就變成了這個樣子?
官方給出的答覆是:前線將領指揮失當,敵人太過於狡猾無恥。
某種意義上說,這個回答也並沒有錯,因為歐克小子們也覺得老大們很狡猾無恥,軍閥之間也認為彼此狡猾又無恥。
比如納茲和巴爾只斤,就站在城外瞪著對方。
“要臉?俺這條腿先邁過去的!”
“俺還先伸手的呢!”
他們倆站在一條破碎馬路的斑馬線外,相互朝對方臉上噴著口水,雖然說約定好誰先進城誰拿大頭,可標準是什麼卻沒有指定好。
納茲最先到市中心廣場,巴爾只斤則第一個抵達車站,他們各自帶了一萬多號小子,在城市大教堂外形成了對峙,因為這個建築是最顯眼的,而且由於古克有把王庭設在教堂裡的愛好,所以軍閥們普遍形成了一個共識——誰佔了這種奇怪的尖頂房子,誰就是最大的。
“你打算說話不算話?”
巴爾只斤磨了磨牙齒,手按在了武器的握柄上,語言上的交涉從來不是歐克的第一選擇,尤其是在涉及到個體利益的時候。
“你才是吧。”
納茲也分毫不讓的拔出了自己的老大手槍。
隨著兩個老大的動作,小子們也齊刷刷的抽出了武器,開始朝對面低吼或者吠叫,氣氛驟然緊張起來。
當沒有共同敵人的時候,歐克們對彼此可就沒那麼有耐心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