另外就是,北狄崇尚武力,本身就十分好戰,想要與北狄達成互市,就必須血腥征服,打到他們俯首稱臣。
再有就是,北狄各支部分散,“仇漢”之人不在少數,光血腥征服還不夠,還要統一北狄各部。
看著虞幼窈瀲灩的山眉海目,殷懷璽眼中閃動著蓬勃的野心。
而虞幼窈又被殷懷璽從北狄帶回來的吃食,吸引了心神,並沒有看到。
頭七過後第三日,唐府登門了。
科考舞弊一案後,唐大爺上下活動,沒能重回翰林院,在岳家的幫襯下,進了詹事府,做了少詹事,秩正四品,維持著體面,卻也不復從前風光。
唐雲曦訂了親,只等及笄就要出嫁。
訂得是通政使奉家的嫡次子,是唐大夫人託了孃家說得親,聽說一門不錯的親事,只等朝廷重開科舉,奉二公子取得功名,兩家就要準備婚嫁六禮,待納采、問名、納吉、納徽、請期、親迎一應禮數行完了,差不多也該一年了。
所以,唐雲曦在家裡繡嫁妝待嫁,也不好出來走動。
不過唐雲曦人沒過來,卻給虞幼窈寫了信,託了唐大夫人帶過來。
虞幼窈感激地接過書信,向唐大夫人行禮。
唐大夫人握著她的手:“好孩子,節哀順便,可別累了身子。”
虞幼窈勞累成病,憂思成疾,卻還強撐著身子,幫著操持老夫人的喪事,一片純孝,令人感慨萬千。
唐府出了孝堂,虞幼窈去了偏房,開啟了唐雲曦的信。
信中多是安慰之詞,也提了奉二少爺對訂事很上心,時常過府看她,首飾、吃食、頑物等,都是借了長輩的手,傳到她的手中。
虞幼窈由衷地為她感到高興。
唐雲曦嬌小玲瓏,長得俏麗可人,這兩年也傳出了不少賢名。
奉家祖傳了一幅蜀繡圖,因為時間久了,繡圖有一處破損,奉府尋了不少繡娘,都說上面的針法特別,無法修補。
唐雲曦是參加奉府舉辦的小宴時,在奉老夫人屋裡見到了這幅繡圖,見繡圖破損,忍不住多問了幾句。
結果這一句,頭頭是道,奉家更是大喜過望,託了唐雲曦來修補。
巧在這時,奉二公子過來請安,見了屋裡的畫面,不好貿然進屋,就一直等在外面,就將唐雲曦看進眼裡去了。
兩人因此結緣。
不管將來如何,至少現在兩人是郎有心,妾有意。
沒過一會兒,就有丫鬟過來稟報:“金陵府來人了。”
虞幼窈只一愣,就反應過來是哪家。
虞老夫人姓江,出身金陵順恩伯府,虞老夫人的父親,是順恩伯府的嫡二子,長子繼承了爵位,江二爺走了科考的路子,考中了進士,因名次比較靠前,又選館進了翰林,成了庶吉士,就留在京裡任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