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景——止——”表哥最早送她的那幅草書,因章印上刻了小篆體,她也不認得,就理所當然地認作了“景之”。
後來表哥閒來無事,就教她篆體字,她就發現了,小篆體的“之”字和“止”字有七八分相似,就問了表哥。
這才知道,自己鬧了個大烏龍。
不下片刻,隸書銘和章印都刻好了。
虞幼窈迫不及待就問:“好了嗎?”
周令懷搖頭:“剛刻好的書銘,要著色上漆,章印也要塗砂才能完成。”
一般來說,書銘在上弦之前就要先刻好,只是他想給虞幼窈一個驚喜,沒確定琴名,就留到了最後一步。
長安已經取來了塗料和硃砂。
漆字和塗砂都是細緻枯躁地活兒,上色著漆要均勻,橫、豎、點、撇,折等諸多筆畫,手法各有不同。
便是刻好的隸書,也不能馬虎。
因此,便是簡單的過程,也花了一個時辰,才徹底完成,漆字和塗砂,顏色飽滿厚重,古樸端雅,也不易掉色。
如此,韶虞琴總算完成了。
長安捧來了一個,黑底剔彩琴盒,只一眼,虞幼窈就挪不動眼睛了。
漆雕與景泰藍、象牙雕、玉雕,並稱四大名旦,又有京八絕之稱,其技藝被稱之為瑰寶,前朝時,曾經鼎盛不絕,也是到了大周朝,技藝才沒落了。
但上好的漆雕,仍然受人追捧。
虞幼窈就喜歡漆雕,早前祖母送了她一個漆雕妝盒,已經是美倫美煥了。
表哥也擅長漆雕,經常做些小件玩意兒送她。
小件的漆雕,製作也不容易,少則一兩月,多則三五月。
她的妝臺上,擺了妝盒、脂盒,眉染盒等,大多都是表哥送的,花樣也多,有剔紅的、剔黑的、剔彩、剔黃……
但是!
仍沒有,這個黑底剔彩的琴匣更巧奪天工,類似這樣大件的漆雕工藝,短則一兩年,長則三五年才能功成。
琴盒上,雕了琴瑟在御紋,青綠的纏枝紋青梧樹葉,盤踞在黑底的長盒之上,纏繞包裹了整個長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