殷懷璽戴著玄鐵面具,擋住了上半張臉,微彎的唇,宛如刀鋒。
營帳裡響起了此起彼伏的抽息聲音。
他們都是征戰沙場的老將,見慣了死人,如果殷懷璽,當場射殺了常寧伯,他們最多震驚於,殷懷璽膽大包天,膽敢射殺功臣良將。
但是!
殷懷璽方才分明對常寧伯起了殺心,為什麼沒殺常寧伯?
是他的箭失手了嗎?
當然不是!
而是殷懷璽根本就沒打算殺常寧伯。
這一箭從上弦、開弓、射出,殷懷璽將力道、軌跡,算計的分毫不差,目的不是為了殺人,是為了震懾!
讓他們心服口服。
殺人,他們這些老將人人都會。
可這一箭,就是他們這些征戰沙場多年的老將,也不能射得出。
想要收服一個人,說難也很難,說簡單也很簡單。
只要證明自己比他們更強大就足夠了。
但是如何證明才是其中關鍵。
身為一個主將,單用蠻力,並不足以服人,但光有腦子,一幫武夫也未必會瞧得上眼,而殷懷璽這一箭,卻是兩者並重。
常寧伯反應過來,陡然一撩衣襬,“砰咚”一聲跪在地上,高喊:“老臣,拜見殷主將!”
殷懷璽“嗯”了一聲,目光一掃帳內:“擅闖主將營帳,對主將不敬,罰常寧伯四十軍棍,其餘隨同人等,每人三十軍棍,自請領罰!!”
常寧伯非但沒有半點不服,反應高場道:“老臣領命。”
其餘幾位老將也紛紛領命,今兒也不是他們故意跟殷懷璽過不去。
大軍都駐紮了個把月,大軍還沒有動靜,長此以往會影響軍心士氣。
山東局勢複雜,平叛難度不小,一不小心是要掉腦袋的。
再嚴重點,還要禍及家門。
他們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將,如何能將身家性命,毫無保留地交到一個年僅十五歲,病弱,殘腿的少年身上呢?
真不是他們瞧不起殷懷璽,殷懷璽年僅十二歲,就能與父親幽王殿下一起抗擊狄人,力挽幽州狂瀾,已經足夠優秀。
但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