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家四口聚齊,坐在不大的餐廳裡,一頓飯吃得倒是其樂融融。
方淮很喜歡這樣的氛圍。
看著小小隻的方糖小朋友坐在對面規規矩矩一口一口吃著飯,偶爾再聽老爸或老媽聊幾句律所和學校裡的事,又或者聊聊菜價和鄰里瑣事,十足的家常氣息。
最關鍵的是,他們很少在吃飯的時候聊自己學習的事情。
反正說來說去也就那幾點,趙靜親自教了自家孩子整整三年的時間,對他的情況又怎麼可能不瞭解。
這也是方淮經常感到幸福的原因之一。
雖然老媽是老師,有時候會嚴厲一些,但在他的學習成績上,並沒有給他設定過高的目標。
見多瞭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,作為老師的趙靜,有時候反而覺得平庸未必是一件壞事,她也不期待自己的兒子能考上多頂尖的大學,畢竟希望不大。
只要最後能上個大學就行,哪怕普通一點的。
這是底線。
沒有了過高的期許,自然就少了很多壓力。
所以只要方淮在學校的表現尚可,成績還過得去,她也不會硬逼著他學習。
當然,偶爾敲打是少不的。
至於方建明,則完全是一個慈父,甚是開明。
相比於應試教育下的成績,他更關注的,則是個人素質和品格方面。
只要長大了不作奸犯科,能夠自食其力,要是能再為社會做點貢獻就更好了。
有這樣一對父母,方淮在廣大面臨高考大關的高中生群體中,算是很幸福的存在了。
其實吧!
方淮的學習也沒那麼不堪,只是偏科問題比較嚴重,某些方面還是很強的。
以他的情況,只要不出現意外,考個本科基本是沒什麼問題,至於能不能上更好的大學,就看他自己想不想了。
這也是趙靜和方建明選擇半放養的緣故。
再怎麼說,方淮也快成年了,不是什麼都不懂的三歲小孩,自己的人生自己決定。
“老方,上午的時候,我聽說我們學校陸老師的侄子好像在書苑名家那邊當銷售,我們明天去看房之前,要不要提前找他了解下情況?”
“不用,說好了這方面交給我,你不用操心。”
“還是問問好點。”
“嗨,我們律所和那邊剛好有合作,前些天我都瞭解過了,明天直接看房就行。”
“你也不早說。”
“早說了你不用操心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