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牆上的守軍只能看著他們不停的除錯著投石車,因為他們的弓箭根本夠不到那麼遠的距離,而且在城牆上大多都是射塔之類的東西,並沒有平臺用來放置投石車。
即使在城牆上設立大量的投石機平臺,也比不過城外的空曠之地可以建設的更多,而且敵人可以選擇建立更大同時射距更遠的投石機。
是選擇和投石機對射(或許並沒有這個機會),並完全落敗,還是說用來打擊對方的攻城雲梯,你得先祈禱對面的指揮官犯傻。
攻城雲梯和攻城衝車必然是在拔取了投石機之後,才會出動的東西,是個人就不會頂著投石機來這樣進攻。
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在城內架設投石機,但是那樣你不但的派遣士兵看守,同時還要祈禱那謎一樣的石頭不會直接拍在自己的城頭上。
唯一行之有效的手段就是火油和火箭,木製的器械一旦燃燒起來,就會直接燒到熄滅,至於說頂著城牆上的攻擊用土滅火,想想就行了。
倒是火箭對攻城器械的威脅很小,它們一般都被用來進行遠端點火的操作。
城外設立的投石機能夠打擊到城內計程車兵,而城牆上設立的投石機卻並不能攻擊到城外包圍計程車兵。
當然你要是地處要害,或者說城牆足夠高,對面的投石機打不到你,那你才可以這樣佈置來試試。
並且一旦步兵靠近,他們將失去更多的打擊平臺,畢竟投石機佔據了大量的地方。
而且投石機平臺必然是沒有頂部遮擋的,這就導致了它很容易被摧毀的屬性。
而射塔則不同,它不但可以為弓箭手提供一定的防護作用,同時也可以用來對攻城方計程車兵,形成多角度,少死角的打擊。
增加他們攻城難度的同時,也能讓他們士氣低下,以至於畏手畏腳,延緩他們攻城的速度。
是選擇建設城樓,還是用來佈置投石機,這個問題,那隻能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。
第一批的石塊拋射而起,大部分或是越過了城牆砸向城內,或是直接落在城外,並沒有造成任何人的傷亡。
城牆上計程車兵們並沒有任何嗤笑的意思,因為他們知道這僅僅只是開始罷了。
他們將身體緊緊地貼在的垛口上,探出頭不時的觀察的敵人的動向,但是在下一輪的投石來臨之際,他們必然會重新縮回垛口。
城牆的垛口後,城牆的內側,以及射塔中,到處都擠滿了有些緊張的羅德士兵們,他們儘可能的屏住呼吸,期待能在破空聲中聽出石頭的動向。
但這注定只是徒勞,石塊的破空聲密集且尖嘯,他們根本無法判斷,只能寄希望於城牆石質牆壁足夠堅固。
一聲震耳欲聾的石頭碰撞聲響起,隨之而來的是牆縫中被震出的灰塵灑落而下,他們的牆壁頂住了第一次的碰撞,至於下一次,那就不一定了!
隨著投石機拋射的繼續,一些單薄石質牆壁已經出現了裂痕。
“要塌了!”
一句無厘頭的話語落下,士兵們瞬間就知道發生了什麼。
他們的射樓要倒塌了,一些經驗豐富的老兵來不及去確認事情的真實情況,反而是將目光對準了狹隘的門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