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,“徐、許之亂”
902年8月,錢鏐集團迎來了一次嚴重的內部危機,即“徐綰、許再思叛亂”,史稱“徐、許之亂”或“武勇都之亂”。
錢鏐將淮南降兵改編為左、右武勇都,其統帥也都是巨賊孫儒的降將:右武勇都指揮使徐綰、左武勇都指揮使許再思。二人在歸降錢鏐之後,作戰英勇,為錢鏐集團立下了赫赫戰功,卻趁著錢鏐外出巡視的空當,率部發動叛亂。當時,徐綰率部在外,而許再思則在杭州城內率部響應,二人裡應外合,與此同時,二人還秘密勾結了淮南元勳老將田頵,相約瓜分錢氏基業。
這場危機差點兒讓錢鏐從此退出歷史舞臺,縱觀吳越國近90年的歷史,“徐綰、許再思叛亂”都是最危險的一次危機,沒有之一。
當時的杭州城內有二百多名潤州籍錦工,潤州隸屬淮南楊行密集團。在叛亂突然爆發的時候,錢傳瑛立刻意識到叛軍必然會勾結淮南勢力,所以這二百多錦工就成為重大不確定因素。錢傳瑛假傳“聖旨”,詐稱接到錢鏐的命令,臨時放假,將他們安置到了城外。隨後,便命城內守軍關閉內城城門,並調集部隊頑強抵抗,同時派人火速通知外面的錢鏐。
面對緊急變故,錢傳瑛沉著冷靜,應對有序、指揮得當,避免了被叛軍一波帶走,守住了大本營,將叛亂拖入僵持階段,為錢鏐佈置反擊留出了足夠的時間。
接到錢傳瑛的訊息後,錢鏐與諸將商議,杜建徽、顧全武等將領經過冷靜的分析,預判了敵人的預判,說徐綰叛軍必然會勾結淮南楊行密,如果淮南興兵助叛,我們必然涼涼,所以當務之急是想辦法安撫住楊行密。最終,錢鏐決定與楊行密“和親”,用政治聯姻的老套路。
相貌英俊、文武雙全的第六子錢元璙肩負起了這一重任,一咬牙一跺腳,喜提楊行密之女。
提親之路異常危險。
首先是需要冒著生命危險穿越敵佔區,所以此行由大將顧全武親自護送,還讓錢元璙打扮成顧全武的僕從來掩人耳目,途中果然險些被淮南大將安仁義截胡;
其次是準岳父的態度,如果楊行密鼠目寸光,鐵了心要趁機滅掉錢鏐,那麼錢元璙此行就等於自投羅網。
最終,錢元璙有驚無險地見到了楊行密,在顧全武的陳說利害之下,楊行密終於同意幫助錢鏐平叛。據記載,楊行密非常喜歡錢元璙,發出感嘆:“此龍種也,生子當如錢郎,吾子真豚犬耳!”
史籍上對錢元璙的正面記載並不多,但透過一句“此龍種也”的評價就能說明很多問題了。
前文有云,淮南勢力的田頵亦有壯大實力、反叛楊行密的打算,如錢氏集團所料,在收到徐綰的勾結後,田頵欣然答應,擅兵助叛,對杭州進行了猛烈進攻,與時間賽跑,妄圖搶在楊行密干涉之前把吞併浙東做成既成事實。
錢鏐頑強抵抗,打破了田頵閃擊戰的美夢,將戰事拖入僵持階段。與此同時,楊行密也向田頵發出了最嚴厲的警告,勒令他息兵返鎮。田頵進退失據,於是向錢鏐提出聯姻請求,以錢鏐的一個兒子作為人質,以防遭錢氏集團的背刺。
田頵的口碑歷來差評如潮,且反狀已明,其萬劫不復的下場已經可以預見,去他那裡當人質,簡直就是九死一生。所以當錢鏐召集諸子,詢問他們誰願當田家女婿時,所有的兒子都低頭往後退,這讓錢鏐大失所望。
後來錢鏐點名攤派,直接命令錢元球前去。錢元球搖頭似撥浪鼓,“我不去我不去,打死我也不去。”
&n打死你!”可把錢鏐氣壞了,幾乎就要真殺了他,當然還是被眾將勸阻住了。錢元球也因此被錢鏐免去了官職,政治上被判死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