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高梁河之戰】
耶律沙馳援幽州,趙光義以逸待勞。雙方剛剛遭遇,趙光義便指示要趁敵人喘息未定而予以迎頭痛擊。
宋軍再次發揮人數優勢,多路出擊,圍毆遼軍。耶律沙雙拳不敵四手,稍佔下風,不得不徐徐後撤。
截止到此時,素有「野戰之王」美名的契丹人把老祖宗的臉都丟盡了,在曠野上與宋軍廝殺,屢屢處於劣勢而不得不依託險要地形或城池,雙方都把自己活成了曾經最討厭的樣子,點錯了天賦樹。當然,主要是宋軍在兵力上佔據了絕對優勢,主流觀點認為此一戰雙方兵力對比始終維持在2:1左右,即宋軍20萬左右,遼軍只有10萬左右,而且這10萬遼軍幾乎全部龜縮在幽州城內,真正與宋軍打野戰的援軍只有約3萬人,也就是說趙光義的幾次「圍點打援」都是以將近20萬人的兵力對戰遼國1~3萬人。
見耶律沙退卻,趙光義不出意外地再次下達追擊命令。從中午追到傍晚,宋軍將士疲憊不堪。
當最後一縷陽光即將褪去的時候,忽然從宋軍側翼殺出一隊契丹鐵騎,他們由遼國名將耶律休哥率領。
不久前,在宋軍高歌猛進、遼軍節節敗退之際,遼國宗室耶律休哥悲憤異常,於是主動請纓,要求馳援前線,遂接替耶律奚底。耶律休哥的爺爺是遼國第一位「于越」、耶律阿保機的親三大爺,耶律釋魯;他爸爸耶律綰思,曾任南院夷裡堇。論起輩分,遼國當今聖上遼景宗耶律賢要管耶律休哥喊聲爺爺。
幾年前,耶律休哥平叛有功,升為惕隱,進入到遼國核心權力圈。這一戰才是耶律休哥真正的成名之戰,以名將的身份正式出道。
當時已是傍晚,耶律休哥命手下騎兵雙手各舉一支火把,用以虛張聲勢。
此時的宋兵已是強弩之末,疲憊不堪,忽見一條火龍從側翼殺出,頓時軍心渙散,緊急後撤,在高梁河勉強穩住陣腳,與遼軍對峙。
耶律休哥頭腦冷靜,並未在嚇退宋軍後採取進一步冒進動作,而是收攏先前潰逃回來的殘兵敗將,積蓄力量,恢復狀態。
當天晚上,遼軍趁夜發動反擊。耶律沙走中路,目的是牽制宋軍,吸引注意;耶律休哥和耶律斜軫則率領精銳騎兵出左右兩翼,對宋軍形成鉗形攻勢。戰鬥異常激烈,耶律休哥身披三創猶力戰,士氣得到極大鼓舞。
與此同時,城中守軍也開門列陣,擂鼓助威,城中百姓則高聲吶喊,聲震天地,與外圍援軍遙相呼應,夾攻宋軍。
那一夜對宋軍是一場揮之不去的夢魘,他們驚恐地發現自己竟然被包圍了!耶律休哥正是藉助黑夜的掩護,違背了「十而圍之」的基本軍事原則,竟然用少數包圍多數。
黑夜會將恐懼無限放大,宋軍很快崩潰,士兵四散逃亡,一發不可收拾,最終被殺萬餘人,部隊完全被打散,連趙光義都與諸將走失……皇上丟了!
遼軍喜出望外,顧不上滿地的戰利品,他們發了瘋一樣地向南追,追那個最大的戰利品——宋太宗趙光義。
宋軍是實實在在的崩潰,兵找不著將,將找不著兵,趙光義不僅找不到隨行文武百官,甚至連匹逃跑用的馬都找不到。情急之下,近侍不知從哪裡搞到一輛驢車救急,「不要在意這些細節。」趙光義駕駛驢車一路向南狂飆,竟然跑得比契丹騎兵還快,一口氣跑到了涿州(今河北保定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