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靈異小說>五代十國往事> 第1004章 漢賊不兩立1“就TM你叫北漢啊”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1004章 漢賊不兩立1“就TM你叫北漢啊” (2 / 2)

本書提到了兩個中原人民的老朋友,一個是南詔,另一個就是契丹或者說遼。只不過南詔曇花一現,很快就與氣數已盡的大唐比翼齊飛了,而契丹卻對中原不離不棄,從唐末開始,貫穿整個五代十國,甚至送走了北宋。

有人說,「不對!遼亡於北宋之前,應該是北宋送

走了遼。中原漢人終於還是熬死了這位老朋友。」

這麼說有些不準確,因為契丹並沒有被女真人完全地亡國滅種,在契丹貴族耶律大石(耶律阿保機八世孫)的帶領下,二百多契丹鐵騎在復國信念的加持下,逃至可敦城(今蒙古國境內),聯合南宋、西夏繼續反抗金國,並建立「西遼」政權,最終立足於今天的中亞地區。西遼政權又存續了約百年之久,而在它之後,又有契丹貴族在波斯境內建立政權,史稱「後西遼」政權。

拋開種種爭議,我們大可以粗略地說這位老朋友矢志不渝,堅定地陪我們走完了整個「五代十國」。

截止到後周,契丹一直都是不容忽視一股外在力量,契丹的態度對中原時局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,比如扶持了傀儡政權後晉,又親手殺死了這個政權。至少整整一代中原人對契丹是談虎色變的。

當契丹佔據了幽雲十六州之後,更是如虎添翼,在戰略上對中原形成收放自如的態勢。然而當五代進入尾聲時,這位曾經的巨人卻突然成了路人甲,不僅對中原在南方的統一行動熟視無睹,甚至在面對中原王朝針對北漢的軍事行動時也顯得力不從心。

造成契丹「癱瘓」的原因主要有兩個,一個是其自身內部的問題,也就是「橫渡之約」、「火神澱之亂」的後遺症;而另一個則是中原王朝的史詩級戰略大欺騙。

關於契丹自身問題,我們在後文還會以專題形式詳述,在此則重點講述中原王朝在外交上的重大成就——對契丹的戰略大欺騙。

雖然被我稱之為欺騙,但千萬不要被這個稱呼所誤導,以為中原人憑藉唇舌之力就將契丹人忽悠瘸了。

外交是基於實力,而實力則體現在戰場上。所謂弱國無外交,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,休想在談判桌上得到。

柴榮的「北定三關」,擊碎了契丹不可戰勝的神話,將契丹的外強中乾暴露無遺,中原人重新挺直了腰桿,恢復了喪失已久的自信,而更重要的是,契丹人竟然開始畏懼起中原人來。

雖然柴榮同志不幸中途染病駕崩,王師匆匆南返,但中原人帶給契丹人的恐懼卻餘音繞樑,三日不絕。契丹人心底的恐懼,為大宋的對遼外交開啟了順風局。

趙匡胤在柴榮的基礎之上進一步深化改革,綜合國力有增無減,又以迅雷不急掩耳之勢戡平內亂,還深入北漢腹地***燒,種種跡象表明新興的大宋王朝比柴榮的後周有過之而無不及,是個更可怕的存在。

於是就接上了前文的一個重要節點:974年3月,遼、宋和解。在北漢強烈的反對抗議聲中,遼宋兩國握手言和,表示願意就北漢、幽雲十

上一頁 目錄 +書籤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