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靈異小說>五代十國往事> 第975章 錢元瓘的掙扎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975章 錢元瓘的掙扎 (1 / 2)

史籍說錢元瓘襲位後,陸仁章與劉仁杞“居中用事”。

老王駕崩,新主登基,而託孤重臣卻掌握大權,按照傳統劇本,不出意外的話,肯定要出意外了。

劉仁杞也是託孤重臣之一,與陸仁章是新生政權的左右兩大護法,然而詭異的是如此重要的一個人居然在史書上鮮有提及,只存在隻言片語的零星記載。

據說劉仁杞好打小報告,“好毀短人”,於是激起了眾怒,諸將集體去錢元瓘那裡維權,一致要求錢元瓘將陸仁章、劉仁杞誅殺。

這是非常嚴峻的政治問題,表面上是同事之間鬧矛盾而找領導評理,實際則是“逼宮”,這是對錢元瓘權威的正面質疑和公然挑釁,更是對錢元瓘赤裸裸的威脅。

錢元瓘非常憤怒,當即讓侄子錢仁俊給逼宮的群臣帶話:

“此二人久事先王,我正要酬謝他們的功勞,你們卻因私人恩怨而要逼我殺了他們,你們到底想鬧哪樣?我現在是你們的王了,你們必須聽我的,如果你們不認可我的話,那就推舉一個你們認可的人出來,我馬上讓賢,回老家養老!”

群臣遂驚懼而退,“領導別誤會,我們沒有那個意思……”

在某度“錢元瓘”的人物詞條中,將這個故事收錄進錢元瓘同志的逸事中,標題為“安撫將吏”,大意是錢元瓘安撫住了集體上訪的眾臣,從此將帥和睦……

強烈建議編輯此條目的朋友參閱一下“買櫝還珠”的詞條。

這次“逼宮”沒有度娘說的那麼雲淡風輕,在罵退眾臣後,陸仁章被外放為衢州刺史、劉仁杞被外放為湖州刺史。雖然保住了命,但還是政治鬥爭的失敗者,錢元瓘也因此失去了左膀右臂。

也就是說,真正安撫住群臣的,並不是錢元瓘的怒斥,而是錢元瓘自斷雙臂式的妥協退讓。

二人是錢鏐為繼承人精心挑選出來託孤重臣,卻在剛開始發光發熱的時候就被幹掉,錢元瓘竟無力庇佑,他的境遇顯然比我們想象的要惡劣的多——不對——是比史書上記載的要惡劣兇險的多。

身處兇險中錢元瓘豈會隨波逐流,他要做一個時代的弄潮兒,就像他的父親一樣。錢元瓘積極佈局,打造屬於他的時代。

936年7月,老將鮑君福被授予檢校太尉、同平章事。

鮑君福出身寒微,大負大跪之家、騾馬貴族,雖有膽有勇,但性格淳厚,老實巴交……總感覺史書上這兩句評語挺人格分裂的。

嚴格來講,鮑君福並不是真正的底層民眾,人家祖上也闊過,他是唐朝詩人鮑防之後。鮑防被唐德宗任命為禮部侍郎、封東海郡公,死後追贈太子少保。將他收錄,則收錄了他的8首詩作。只不過就像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也會淪為織蓆販履、被城管攆得燕兒不下蛋兒的流動攤販一樣,鮑家早就沒了唐朝時候的榮光。

上一章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