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唐朝廷彈冠相,沉浸在吞併閩國的喜慶氛圍,這種喜慶祥和只維持了半,閩地的兩個隱患紛紛爆雷——福州和三個“搖擺州”。
事情的起因和具體經過已經在前文的閩國專題中詳,在此簡略帶過:公元946年4,福州李仁達藉口泉州王繼勳對他不夠尊,悍然出兵討,意圖吞併泉,催生了泉州兵,泉州將領留從效罷黜王繼,接管泉,並上疏南,彙報兵變的始末緣由。
李璟順水推,正式委任留從效為泉州刺,並派軍增援泉州。
這支南唐的中央軍以援助泉州的名,名正言順地向地方滲,提高中央對地方的垂直管控。因,如果福州李仁達問題能夠得以全面而妥善的解,那麼對於南唐統治整個閩,都是有積極意義的。
福州兵在中央援軍抵達,就已經被泉州留從效擊,留從效也因此對泉州取得了實際控制權。為了防止另外兩州再生變,李璟把漳州刺史王繼成調到和州當刺,把汀州刺史許文禛調到蘄州做刺史。派魏岑為漳、泉二州安撫,巡視安撫“搖擺州”。
至於最為棘手的福州李仁,如日中天、名列“五鬼四凶”之首的陳,自告奮,要替主分憂。
其實當初攻克建州、三個“搖擺州”主動投降的時,以查文徽、馮延巳、馮延魯等為首的“主戰派”就打算一鼓作,自建州順流而,把福州也一口氣拿下來。
被勝利衝昏頭腦的李璟也非常贊成這個威武霸氣的提,當時中央軍主力均在建州休,李璟就任命馮延魯為建州監,準備挾滅國之,順流而下。
但,在這關鍵的時,有一人挺身而,大呼不可,此人正是名列“五鬼四凶”之首的陳覺。陳覺忽然反對繼續用兵的原因很簡,他妒忌“五鬼”之末的查文,不想讓他獨享吞閩之功勞。
陳覺毛遂自,說自己可以憑三寸不爛之,遊說福州李仁達入朝覲,不動刀,收復福,豈不美哉?
文武百官一致反對陳覺的提,眼看收復福州只差一聲出征的號,何必再費周折?李璟對陳覺的能力同樣表示了懷疑。
就在這關鍵時,一個重要的人物發表了一段重要的議,使得事情的發展出現了轉,此人就是政壇老前輩——宋齊丘。
宋齊丘很感激陳覺把他從九華山迎回中,於是決定投桃報,報答他的這份恩情。
宋齊丘為李璟陳說利,首,戰爭截止到此,已經使國庫消耗過,不宜再生戰端;其,是以個人的名望做擔,說陳覺才華出,絕對可以兵不血,把李仁達騙到昇州。
於,李璟這才緊急叫停了準備南下的中央軍,派樞密使陳覺為福州宣慰,攜帶厚重的禮,前往遊說。
….
本章未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
“五鬼”為了爭搶滅閩之,從這時候,就鬧起了內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