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小試牛刀】
公元944年正月,李璟派出使節,分別訪問了建州王延政、福州王延羲,以長輩訓斥晚輩、宗主國斥責附屬國、大哥教訓小弟的口吻,對閩國內部的兄弟相爭局面提出嚴厲批評,並命令他們立即和解。
當時,王延政已經在建州建立“大殷國”, 與福州王延羲分庭抗禮,閩國內戰處於巔峰。李璟選擇在此刻高調介入閩國內政。
沒想到王氏兄弟很不給他面子,王延羲以周朝姬旦(即周公)誅殺兄弟姬鮮、流放姬度的典故和李世民“玄武門之變”殺兄弟李建成、李元吉的故事作為比喻,婉轉回擊。王延羲雖然拒絕了李璟的調停,但還算給他留了一點臉面,王延政就沒那麼客氣了, 直接反過頭來斥責李璟篡奪楊氏的南吳政權。
剛想以大哥的形象出現在閩地,就被當頭澆了一盆冷水,李璟很生氣, 後果很嚴重,他立即宣佈不承認王延政的“大殷國”,與之斷絕一切往來。
很快,3月中旬,閩國發生政變,朱文進、連重遇弒殺王延羲,隨後,朱文進自稱大閩國皇帝。建州王延政藉故興師問罪,討伐福州朱文進,卻吃了敗仗。
為求自保,朱文進派使節出使南唐,請求援助。
李璟當即囚禁了使者,隨後召叢集臣討論,打算趁此機會出兵吞併閩國。
閩國目前已經實質性分裂為兩個國家,一個就是被朱文進控制的福州閩國,另一個則是被王延政控制的建州“殷國”。然而福州閩國與南唐並不接壤, 二者之間正好夾著建州王延政。
李璟出兵閩國的理由是討伐閩國弒君叛徒朱文進,那麼首先要面對的難題就是建州王延政。
簡單說, 如果認定王延政非法,那麼南唐就需要先滅建州、再去福州,難度比較大;如果認定王延政合法,就存在借道建州、跳攻福州的可能(雖然這種可能性極低),如此,即便打下福州,南唐也是為建州火中取栗。
所以,經過討論,群臣的意見達成一致:必須先滅建州王延政,繼而吞掉整個閩國。
既然是福州朱文進弒君,為何要打建州王延政呢?理由是“閩亂由王延政”。是因為王延政分裂祖國,才引發了蝴蝶效應,最終導致朱文進弒君,所以王延政是閩國內亂的罪魁禍首,理應先受懲罰。
於是,李璟釋放了朱文進的使者,開始做軍事動員,準備武裝干涉閩國內政。當時是陰曆5月下旬, 等南唐做軍事動員的時候, 已經進入了陰曆6月, 那一年淮南大暑,酷熱難耐,又爆發了一輪瘟疫,不利出兵,李璟迫不得已,取消了這次軍事行動。
但是,李璟已經動了吞併閩國的念頭,並且制定出了大戰略:先建州、後福州,一路平推。
得不到大國聲援的朱文進大為恐慌,於是主動取消帝號,只稱“福州威武軍留後”,派使節去後晉,向後晉稱臣歸附。後晉正需要有人幫忙牽制一下南唐,於是與朱文進一拍即合,立刻承認了朱文進對閩國的合法統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