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兄弟相殘,傷天害理,一也;
賦斂煩重,力役無節,二也;
發民為兵,羈旅愁怨,三也;
楊思恭橫徵暴斂,民眾卻把怨恨記在皇上頭上,四也;
疆土狹隘,多置州縣,增吏困民,五也;
只貪南下,而使後背陷入到兩浙、淮南的威脅之下,六也;
敲詐富戶,交不起租稅的就投入大獄,七也;
魚米蔬菜也被徵稅,收上來的錢不多,但民怨頗大,八也;
與兩浙、淮南為鄰,然而登基以來卻不派使節,不建立外交關係,九也;
宮殿等裝飾過於奢靡,十也。”
這十條內容略有重複,不過意思非常通俗,很好理解,簡單概括一下,就是窮兵黷武、打腫臉充胖子、好大喜功。
比如把將樂縣、永平鎮升格為“州”,這個小小的舉動其實也是很勞民傷財的。如潘承祐指出來的,把縣、鎮升為州,縣長、鎮長搖身一變成了市長,各級官吏均原地升級,相應的政府機構、機關單位也隨之升級,也就意味著政府的各項開支也憑空上升了一個新臺階。即所謂的增吏困民。
潘承祐力勸苦諫,王延政再次大怒,削奪了潘承祐的一切官職,勒令他退休回家,面壁思過。
聽到朱文進弒君自立的訊息,王延政立刻派遣總指揮官(統軍使)吳成義順流而下,攻打福州,結果再次失敗。
不得不說,王延羲對福州城防系統的升級還是很到位的。
經過半年的休整,王延政捲土重來,派陳敬儉率三千人進駐尤溪縣和古田縣,又派盧進率兩千人進駐長溪。
這一次軍事行動是經過深思熟慮的,不急於搶攻福州,而是先扼守各戰略要地,製造聲勢。
王延政雖然在王延羲時期屬於叛軍,但與現在的朱文進相比,王延政是根紅苗正,太祖之子,延字輩兒皇室宗族。
王延政集團的優勢在於政治方面,而在軍事、經濟等方面處於劣勢。所以王延政集團的正確思路應該是避戰而非求戰,朱文進才應該是謀求一場大決戰,畢其功於一役。
在王延政的造勢之下,形勢發生了扭轉:泉州、漳州、汀州紛紛向建州王延政表示歸附。
【泉州】
泉州指揮官留從效同志,其人物傳記的開頭即是“事母兄以孝悌聞”,老司機們都懂是啥意思了。留從效,是個好同志。
留從效私下聚集了死黨王忠順、董思安、蘇光誨,說道:“朱文進屠滅王氏皇族,又派他的心腹爪牙分據各州,其司馬昭之心,世人皆知。而我們世世代代蒙受王氏皇族的大恩,值此關鍵時刻,豈能失身從賊?更何況,一旦王延政入主福州,我們還有何臉面來面對王延政?即便以死謝罪,我們在九泉之下也愧對王氏先王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