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靈異小說>五代十國往事> 第733章 馬希萼,九個月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733章 馬希萼,九個月 (2 / 2)

據《三楚新錄》記載,是將馬希廣縊死,保留全屍,這是馬希萼最後的、也是唯一的仁慈了。

馬希廣臨死前,還在朗誦佛經。彭師暠為他收屍,葬在了東門外。

史官評價馬希廣,開頭便是“當斷不斷,反受其亂”的古諺。然後指出馬希廣兩次錯過自救、翻身的機會,一次是馬希萼奔喪時,另一次是開戰後的“僕射洲之戰”,馬希廣都因“勿傷吾兄”而放虎歸山,埋下禍根;而當有人發現馬希崇為馬希萼充當內鬼,提出要殺了他時,馬希廣不僅“勿傷吾弟”,反而在內戰中讓馬希崇擔任監軍,真是迷之操作。

最後,史官給馬希廣的蓋棺定論是“慕宋襄之虛文,釀袁譚之實禍”。

宋襄公,宋桓公嫡子,宋桓公去世時,他曾主動把繼承權讓給庶出的兄長目夷,目夷不肯接受,一來自己是庶出,二來弟弟能讓國,說明有大仁大德,所以自己更不配繼承,為了讓弟弟安心繼位,目夷潛逃到了衛國,於是弟弟繼位,是為宋襄公。

這是宋襄公的第一高光時刻,“讓國之美”,為世人所稱頌。

繼位後的宋襄公野心勃勃,欲圖稱霸於諸侯,於是拉幫結派,搞兩大陣營對立。隨後,宋襄公提議召開一次“G7峰會”,邀請周邊七個諸侯國前來會盟,其中就包括宋國的敵對國——楚國。

宋襄公強調這是一次和平談判,請大家不要攜帶軍隊,以免擦槍走火,大家都是講文明、有素質的文明人嘛。

有人勸他說楚國人不講信用,建議他帶上軍隊,以防不測。

宋襄公說不帶軍隊是我最先提出來的,怎麼能破壞規則呢?於是拒絕攜帶軍隊,單刀赴會。

結果楚國人真的偷偷帶了軍隊,並且真的把很傻很天真的宋襄公綁架到楚國。後來在魯國的調停下,楚國人才釋放了宋襄公。

這是宋襄公第一犯傻,卻不是最後一次。

宋國與楚國終於爆發正面衝突,兩國在泓水列陣,爆發了著名的“泓水之戰”。兵力對比上,楚國佔優,於是楚國軍隊渡河進攻。有人建議宋襄公“擊賊於半渡”,宋襄公卻說我們宋國是仁義之師,怎能幹那種趁人之危的卑鄙齷齪事兒呢?等他們渡河、擺好陣列,咱們再光明正大、堂堂正正地打一場。

於是,宋國大敗。宋襄公的大腿上也捱了一箭。第二年,宋襄公就因這個箭傷逝世。

臨死前,他還堅持自己的“仁義道德”價值觀,強調說在戰場上,不能攻擊已經受傷的敵人,不能攻擊頭髮發白的老人,不能躲在險要的關隘裡射擊敵人,不能攻擊沒有擺好陣列的敵人……

氣得他的庶兄目夷當場回嗆:“那咱乾脆直接去給敵人當奴隸得了,還打什麼仗?”

歷史上對宋襄公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,有人說他是真正的君子,有人則說他就是一個不切實際的浪漫主義者。有人把他列入“春秋五霸”。

上一頁 目錄 +書籤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