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前,“高人”林興就預言“宗室將亂”,因此誅殺了王延武、王延望等人。王繼鵬問他如何能化解,林興掐指一算,說您要暫時離開皇宮一段時間,因為災禍會發生在宮裡。王繼鵬也聽話地搬出了皇宮,結果果然發生了這場火災。
王繼鵬認為這肯定是有人故意縱火,很可能是一場未遂的政變,於是下令嚴查,務必找出幕後主謀。然而有關部門遲遲未能破案。
與此同時,王繼鵬命令拱宸都指揮官朱文進、控鶴都指揮官連重遇負責打掃火災現場。兩人徵用了一萬多人,從早忙到晚,十分辛苦,由此也可見這次火災的嚴重程度。
某日,王繼鵬與內學士陳郯聊起了這場火災,說自己懷疑這場火災就是拱宸都、控鶴都乾的,領頭的可能就是控鶴都指揮使連重遇。
王繼鵬謹慎了一輩子,卻對最不該信任的人施以信任。
陳郯,是個“鳳凰男”,家境貧寒,但自幼勤奮好學,透過知識改變命運,最初為王延鈞養子王仁達的幕僚,王延鈞猜忌、殺害王仁達,陳郯等幕僚賓客也被抓起來,準備當成“王仁達同黨”而一併誅殺,可當王延鈞抄家的時候,才發現王仁達家裡根本沒有金銀財寶,更沒有謀反叛亂的證據,只有陳郯同志的一卷詩集,內容還都是積極向上、充滿正能量的,於是,王延鈞將陳郯釋放,並提拔為宣徽使、充內學士。
王繼鵬登基後,遷檢校太傅。
王繼鵬認為陳郯是一個迂腐的書呆子,對他毫無保留,不存戒心。實際上,陳郯是個道貌岸然的偽君子,看似忠厚,內藏奸詐。史籍記載,此人“素便佞,善迎人主意”,非常精通拍馬屁,擅長揣測領導的意思,然後曲意逢迎。
當王繼鵬對陳郯說出自己有些懷疑連重遇後,陳郯第一時間就向連重遇洩密。
“皇上懷疑是你乾的,你小子死到臨頭了!”
連重遇大驚,連忙找朱文進商量。
王繼鵬猜忌拱宸、控鶴二都,排擠禁軍將領,朱文進、連重遇作為二都的統領,平時沒少受氣,史書記載,二人“數為帝所侮慢,內懷不平常”。
二人互相交換意見,認為最佳的解決辦法就是解決掉王繼鵬。
閏7月12日夜晚,輪到連重遇入宮值班。連重遇與朱文進率領拱宸、控鶴二都將士,衝入皇宮,縱火焚燒長春宮,鼓譟作亂,發動了兵變。然後派人把軟禁中的皇叔王延羲迎接出來,亂兵們在連重遇、朱文進的帶領下,就在瓦礫廢墟上衝王延羲三跪九叩,山呼萬歲。
據說王延羲聽聞有亂,嚇得躲進廁所,被亂兵搜出;《五國故事》說亂兵們用刀架在王延羲脖子上,逼他扛把子。
王繼鵬的心腹宸衛都沒有讓他失望,果然堅持抵抗,誓死效忠王繼鵬。王繼鵬與李春燕等逃入宸衛都的軍營躲避。
戰鬥持續一夜,宸衛都終於是寡不敵眾,大敗。隨後一千多殘軍敗將保護著王繼鵬、李春燕等斬關出逃,逃到了梧桐嶺的時候,宸衛都的建制徹底被打亂,很多士兵都開小差逃走。留下來保護王繼鵬的越來越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