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峻曾在後梁外戚趙巖手下做事,很受趙巖的恩寵和提拔,現在王峻發達了,便想奏請郭威為趙巖追贈官職、立碑紀念。
他的幕僚趕緊勸阻,說趙巖雖然對您有恩,但他的名聲確實不好,靠裙帶關係上位,以阿諛諂媚受寵,更要對後梁的滅亡負很大的責任,您給他立碑,到底要紀念什麼?難道就不怕招致非議嗎?
王峻這才打消了贈官立碑的念頭,但他仍然奏請給趙巖的侄子趙崇勳安排工作、贈田宅。郭威一一準奏。
戶部侍郎趙上交負責本年的科舉取士,王峻給他帶話,讓他務必好好照顧某位考生。想透過自己的關係往文官集團中安插嫡系。
趙上交耿直忠正,沒有理會王峻的“打招呼”,秉公辦事,最終,那位考生憑實力名落孫山。
王峻大怒不已。
按照流程,張榜之後,主考官(知貢舉)要領著金榜題名的考生來中書省報到,畢竟以後就是同事了,先來混個臉熟,彼此客套一番。
趙上交領著考生們來到中書省,還未進門,就迎來王峻的高聲叫罵,王峻大聲吼道:“這次考試不公平,必須重新考!”同事們趕緊勸解,結果王峻的聲音更大了,指著趙上交,劈頭蓋臉一頓臭罵,罵得也更加不堪入耳。
王峻原本就是草根歌手,有一副好嗓子,又是從軍多年的大將軍,聲如洪鐘。據記載,他罵街的聲音從中書辦公廳一直傳到大街小巷,恨不能半個汴州城都能聽見。
第二天,王峻就上了一道奏摺,指責趙上交營私舞弊,考試不公,應該作廢重考,另外,必須取消趙上交知貢舉的資格,交給有關部門嚴辦!
在王峻的巨大壓力下,郭威點頭同意。
王峻貪財、嗜權、驕橫、跋扈……郭威都可以隱忍姑息。但他把郭威的隱忍當成了懦弱,得寸進尺。他不懂分寸,因為有些事情是可以退讓的,但有些觸及紅線的事,是郭威絕對不可能退讓的。
王峻打壓柴榮,已經是遊離在紅線上了。因為他並非是跟柴榮爭權奪利,而是在挑戰郭威在皇位繼承人上的選擇權。
這,郭威尚且可以忍,但王峻開始過多的干涉朝廷的人事任免,瓦解郭威的文官集團,並安插自己的嫡系,豐滿自己的羽翼,培植自己的黨羽,這就是觸及到了郭威的高壓線。
廣順三年(953)的2月,這個寒食節註定是王峻政治生涯的終點。
當吏部把人事任免名單交到王峻手上時,王峻非常不滿,因為上面幾乎沒有他的人,而全是郭威的人,於是故技重施,怒斥吏部存在營私舞弊、託關係、走後門的不良之風,提起筆來,就把三十多個人的名字抹去。
粗暴干涉科舉取士;粗暴干涉朝廷官員任免;粗暴地要求把宰相撤換成自己的親信……王峻在作死的道路上漸行漸遠。
之所以說是“粗暴”,是因為他不是向郭威“奏請”,而是“命令”、“通知”郭威。
郭威口頭答應了他將趙上交貶出朝廷,又許諾他等寒食節假期過後,再更換宰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