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靈異小說>五代十國往事> 第671章 澶州兵變2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671章 澶州兵變2 (1 / 2)

後來,範質榮登相位、加太子太傅、爵封魯國公,與他的老師和凝一模一樣,成為一段佳話。

範質是位德才兼備的人才,後唐明宗朝宰相和凝器重之,後晉宰相桑維翰亦對他讚不絕口。桑維翰將他提拔進中央,做監察御史。當桑維翰出鎮地方時,就奏請範質為自己的幕僚,等桑維翰再次入朝為相時,將範質提拔進翰林院,為皇帝起草詔書(知制誥)。

石重貴制定“十五將御遼”時,既秘密又倉促,當時已經是晚上,石重貴忽然要緊急召翰林學士們入宮,要起草十五將的詔書。範質急忙勸阻,說宮門已經關閉,如果這時召學士們,就等於洩露了宮中機密。

機密的事怎麼能發朋友圈、群聊呢?

於是,範質一個人承擔起起草詔書的重任。一般來說,皇帝把自己想表達的意思告之翰林院,然後由學士團隊集體商議、起草、潤色,把草稿呈遞皇上過目,最後才能頒佈。這就是我喜歡閱讀詔書、制文的原因,這都是那個年代全國頂尖學霸的集體文筆,無論是文章架構還是文筆辭藻,都是無可爭議地滿分作文。

範質憑一己之力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,“當時稱之”,憑實力秀了一把。

劉知遠稱帝后,成為中書舍人、戶部侍郎。

郭威掛帥征討河中李守貞時,每次接到朝廷的軍事指示,都發現排程有方、文筆斐然,不由得讚歎欽佩,於是就問傳詔使節,“詔書是誰起草的?”使節如實回答,說是範質。郭威把這個名字銘記於心,並對身邊人說道:“此人有宰相之器!”

郭威入汴時,範質與其他朝廷官員一樣,四處躲藏。郭威派人四處尋找,等找到他時,正逢天降大雪,郭威把自己的外套脫下來,給他披上。

所以前文所提的太后誥令,比如對“蕭牆之禍”的官方報道等,以及迎立徐州劉贇等,全部出自範質之手。

郭威離開汴州後,立即表奏範質為樞密副使、兵部侍郎。

“其軍國庶事,權委宰臣竇貞固、蘇禹珪、樞密使王峻等商量施行。在京馬步兵士,委王殷都大提舉。”

竇貞固、蘇禹珪是王峻的提線木偶,可以劃去,“等”中就包括被郭威提拔上來的範質;在京師的全部武裝部隊的最高總司令是王殷。

王峻管文,王殷管武,郭威的兩位重要親信把持了中央的一切實權。如今的朝廷已經姓了郭。

2,明修暗度

舊有的文官集團蕩然無存,在短短几天內,已經被郭威集團掌握,實權被郭威集團的王峻掌握,由竇貞固、蘇禹珪在前面充當傀儡;範質等新銳文官也是沐浴了郭威的厚恩,得以提拔重用;馮道等則被派往徐州。

有人說馮道是“擁漢派”,說他反對郭威,努力匡扶漢室,而且他勢力強大,成為郭威篡權的絆腳石,威脅到了郭威謀朝篡位,故而被踢到徐州,並以馮道坦然接受郭威的跪拜作為理由,說馮道是在努力維護後漢的組織架構和權力體系,給新入汴的郭威一個下馬威。

上一章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