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靈異小說>五代十國往事> 第657章 開國功勳之楊邠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657章 開國功勳之楊邠 (1 / 2)

這位大領導就是租庸使孔謙。當時李存勖連年征戰,急需後勤補給,只要能籌措到錢糧就行,而不管官吏使用什麼辦法。孔謙就是他的得力管家,出色的完成了組織上交給的任務,而同樣不擇手段、按時超額完成任務的楊邠,自然就是孔謙的得力助手。

依靠出色的工作能力和裙帶關係,楊邠官運亨通,節節高升。然而孔謙落馬後,楊邠也隨之進入到人生低谷期。在聚光燈下銷聲匿跡。

等他重出江湖的時候,已經傍上了劉知遠。劉知遠坐鎮魏州的時候,用他為都押衙,成為了劉知遠的警衛官。

而等劉知遠稱帝后,直接任命他為樞密使,迎來了人生巔峰。

2.2與文官集團的恩怨

“邠出於小吏,不喜文士,與蘇逢吉等內相排忌。”

前文說,蘇逢吉大肆受賄,賣官鬻爵,搞得後漢官場一片烏煙瘴氣,楊邠對此深惡痛絕,經常對身邊人抱怨,說要這些文官有什麼用?國家靠的是甲兵強盛、府庫充盈,這幫自詡為文官的東西不過是國家的蛀蟲!

在日常工作中,楊邠處處針對蘇逢吉,凡是蘇逢吉的奏章,楊邠能駁就駁,能拖就拖,特別是在人事任免方面。

顯然,楊邠擋住了蘇逢吉的財路。蘇逢吉懷恨在心,於是就想把楊邠排擠出中央,他比較陰險,沒有選擇正面硬剛,而是找了一個傻乎乎的鳥槍,當做他的馬前卒。

他找的這個人名叫李濤,就是那位曾經硬剛石敬瑭,堅決要求處死張彥澤的耿直諫官。在蘇逢吉的慫恿下,李濤上疏,大意是說帝國西部戰事吃緊,必須要派有能力的、值得信任的大將前往鎮守,比如楊邠同志和郭威同志,他們都是開國功臣,能力是有目共睹的;中央的瑣碎事務,交給宰相蘇逢吉和蘇禹珪就醒了。

當時是乾祐元年(948)3月,楊邠與郭威同為樞密使,而當時還沒有地方藩鎮兼樞密使的先例,所以李濤的意思就是要罷免楊邠、郭威的樞密使,並外放到西北;並由宰相蘇逢吉、蘇禹珪兼任樞密使。

楊邠聽說後,跑到太后面前哭訴,“我們追隨先帝多年,刀頭舔血,九死一生,好不容易建立了大漢,而今,皇上聽信奸人讒言,要把我們外放到西北邊陲。就算皇上認為我們沒有能力勝任現在的官職,也請太后看在先帝的份兒上,讓我們先把先帝安葬,再去邊疆不遲。”

大老爺們兒在太后面前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,太后為之動容。

太后把劉承祐喊過來,怒斥一頓,“他們是對帝國有功的大臣,怎能隨便驅逐出中央?你為什麼要聽信讒言!”

劉承祐嚇得兩腿戰慄,急忙辯解,“這……這是宰相們的主張……不是我的意思。”

太后餘怒未消,“哪個宰相?讓他給我滾進來!”

戶部尚書、同平章事李濤還是從前那個少年,不僅敢懟天懟地懟空氣,還特仗義,主動幫蘇逢吉擋槍,一人包攬了全部罪責,“是我一個人的意見,與其他宰相無關。”

於是,劉承祐下詔,罷免李濤的一切官職,回家面壁思過。

上一章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