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靈異小說>五代十國往事> 第467章 平定三鎮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467章 平定三鎮 (2 / 2)

讓叛將移鎮,離開革命根據地長安,同時分化其嫡系勢力,這是受降的一般操作。讓他們直接赴任,不必來京師,也是為了安撫他們的情緒,表明朝廷信任他們,沒打算用鴻門宴解決問題。

這個條件比較符合趙思綰的預期。

雙方自5月開始談條件,直到7月3日,趙思綰正式解除了武裝,出長安城,跪接劉承祐的赦免詔書。

郭從義接管了長安城南門,把趙思綰送回城裡,讓他收拾鋪蓋卷,體面地滾蛋。

趙思綰提出要歸還他的貼身警備部隊(牙兵),郭從義答應了;

趙思綰提出要歸還牙兵們的武器鎧甲,郭從義又答應了;

趙思綰提出要晚幾天走,因為還有好多瑣碎的事要安排,郭從義還是答應了……

就這樣,郭從義答應了趙思綰提出的一系列違反原則的非分要求,只為向他表明朝廷的誠意。

而趙思綰在忙什麼事呢?賊不走空,既然要走了,他就要把能帶走的全帶走,他公開縱兵劫掠,大肆洗劫長安城百姓,要榨乾長安人民最後一滴油。就因為忙著洗劫百姓,出發的日期竟然被一連改了三次,還是拖延著不肯走。

7月9日,趙思綰手下一個名叫曹彥進的秘密向郭從義報告,說趙思綰打算在7月11日半夜,率領五百嫡系部屬連夜逃往後蜀。

次日清晨,郭從義再次催促趙思綰上路。趙思綰回答說要等到今天半夜再走。果然與曹彥進說的時間節點相同。

在此之前,郭從義已經向總司令郭威彙報了長安的接收過程,特別是強調了趙思綰的猶豫推諉,並向郭威請示,如果他堅持不上路,我們是不是可以幫他上路。

郭威回覆,讓他便宜行事。根據實際情況,看著辦吧,靈活掌握。

於是,郭從義跟監軍王峻率部進入城內,先控制各個城門,再在總部大樓裡擺下宴席,說是為趙思綰餞行,通知他來赴宴。然後將趙思綰及其得力部將常彥卿等黨羽共計三百餘人逮捕,押赴街市,斬首示眾。

據史籍記載,當趙思綰被五花大綁的時候,已經知道了自己的命運,他沒有求饒,沒有進行無謂的掙扎,反而淡定地問道:“你們打算怎麼弄死我啊?”

士兵回答:“聽說是要用‘立釘’之刑。”

史料並沒解釋“立釘”的行刑方式,估計是類似“釘木驢”,或者像西川的傳統手段,把人釘在牆上,直至死亡。總之,是一種非常侮辱受刑人的處刑方式。

趙思綰聽罷大怒,厲聲說道:“為吾告郭公:吾死未足塞責,然釘磔之醜,壯夫所恥!幸少假之。”

士可殺,不可辱。

郭從義答應了他,最終採用了斬首這種行刑方式,給趙思綰保留了最後的尊嚴,讓他體面的上路。

上一頁 目錄 +書籤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