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對新主子的不良嗜好,韓保貞“切諫”之,孟昶幡然醒悟,當天就把這些女孩兒釋放回家,然後賞賜了韓保貞數斤黃金,以示酬謝。
韓保貞雖然站隊孟昶,但絕不是趨炎附勢、溜鬚拍馬的小人,敢於在“色”字上勸諫帝王的,是真的勇士。
龐福誠,同樣是孟知祥的河東嫡系。兩川戰爭時,龐福誠奉命駐防閬州。由於東川董璋這位豬隊友,剛一開局,蜀地最重要的關隘——劍門關——被後唐軍隊佔領。
千鈞一髮之際,龐福誠果斷前進,抄小道疾馳劍閣,搶築碉樓,並與後唐先鋒部隊爆發激烈戰鬥,隨後又親自率領敢死隊攀登北山山巔,神出鬼沒地繞到了後唐大軍的背後,然後鼓譟而擊,使得後唐軍隊誤以為中了蜀兵的誘敵深入之計,於是慌忙撤退,不敢深入,喪失了寶貴戰機,而兩川也因此得到喘息之機,挽回了劍門關失守的頹勢,最終使得遠征蜀地的石敬瑭無功而返。
龐福誠有勇有謀,在劍門關失守的情況下,仍然把名將石敬瑭擋在劍門關,使其不敢入蜀半步,並最終無功而返,為孟知祥稱霸兩川奠定了基礎,成為後蜀的開國元勳。
至此,可以很明顯看出,韓保貞、龐福誠全是後蜀的開國元勳,孟昶的嫡系親信,他二人與降將張虔釗同行,這其中的意味嘛……一切盡在不言中。
長安趙匡贊忽然迴歸中原,三路蜀軍的意見就發生了分歧。其中,只有中路的張虔釗堅決主張前進,要與後漢拼時間,趕在後漢中央軍趕來前,完成對關西地區的實際控制;而另外兩路則比較保守、持重,主張立即撤退,儲存後蜀的實力。
2,屁股決定腦袋
建立奇功,為後蜀開疆拓土,是張虔釗唯一的翻身機會,所以他不惜冒比較大的風險。
負責東路的李延珪,也是後蜀的開國元勳、孟知祥的河東嫡系,與韓保貞、龐福誠等人的觀點一致,不求有功,但求無過,所以堅決要求撤退。
在爭吵聲中,張虔釗一軍被迫原地駐紮,以觀事情的發展。結果看到了李延珪的兩萬大軍被王景崇的數千兵馬殺得抱頭鼠竄。
李延珪當然是支撐不住了,只能退入秦嶺,退回蜀地。
李延珪撤退後,王景崇立刻乘勝西來,衝著中路的張虔釗這邊殺來;與此同時,鳳翔侯益也宣佈迴歸後漢,緊閉城門,拒絕後蜀軍隊的進入。張虔釗的中路軍即將陷入進退兩難的絕境。
張虔釗還想再賭一把,畢竟王景崇只有數千人而已,後蜀在兵力上佔了絕對的優勢。
“你愛走不走。”韓保貞、龐福誠率領本部兵馬,即刻向西撤退,與西路何重建會師,並一起退入蜀地。把張虔釗留在了寶雞。
3,信任危機
注意這次退兵的細節:西路的何重建也是中原降將,而韓保貞、龐福誠撤退的時候,沒有按照原路從大散關南撤,而是先去西路與何重建“會師”。實際上,趙匡贊、侯益的先後反悔,在後蜀內部掀起了一陣信任危機,對於張虔釗、何重建的革命信仰產生了懷疑和提防。韓保貞、龐福誠名為“會師”,實則是裹挾,把何重建“押解”回成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