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靈異小說>五代十國往事> 第593章 三大戰役之滹沱河戰役3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593章 三大戰役之滹沱河戰役3 (1 / 2)

另外,李守貞雖然在排擠桑維翰時與“親舊幫”狼狽為奸,但他畢竟不是“親舊幫”骨幹分子,他與劉知遠、桑維翰一樣,都是石敬瑭的嫡系親信,是“親舊幫”的重點打擊物件,只是因他與桑維翰的私人恩怨,才暫時為虎作倀。

兔死狗烹的道理不僅僅在國與國之間有效,人與人之間——特別是政治鬥爭中,也是放之四海皆真理的。當李守貞幹掉桑維翰,吐出胸中一口惡氣的時候,孤立無援的他立刻成為“親舊幫”的下一個目標。

在兇險萬分的政治場中,不要急於把所有的政敵、仇人都幹掉,所謂養寇自重,有時候,你的敵人恰恰是幫你擋槍的那個人。

李守貞的地位逐漸攀升,屢屢掛帥北方事務,這就引起了“親舊幫”的極大不滿,李彥韜透過各種關係,在李守貞身邊安插了無數眼線,以至於李守貞在外的一舉一動都處在李彥韜的監視之下。

李守貞表面上對李彥韜唯唯諾諾,背地裡卻恨得咬牙切齒。

而後晉最大的隱患卻是石重貴的驕兵情緒和對“親舊幫”的毫無底線地寵信。

戰爭是檢驗一個政權的有力武器,雖然未必公平,但絕對簡單粗暴,因為在外部重壓之下,內部的各種隱患都會浮出水面,相互作用。所以戰爭的走向往往並不完全決定於軍事實力的對比,大多數時候受政治因素的左右更多。

後晉和契丹的內患均在這場戰爭中爆發出來,給本國帶來了生死攸關的考驗。後晉沒有經受住考驗,被一波帶走,契丹則出現了一位力挽狂瀾的人物,雖然避免了亡國的厄運,卻也因此元氣大傷。

在第三次戰役開始時,雖然契丹無法使用“閃擊戰”的老套路,但他們在趙延壽的幫助下,使用了更加陰險狡詐的一招:詐降。

7月,當耶律德光集結契丹全國兵力,準備大舉南下時,趙延壽卻派使節與後晉朝廷取得單線聯絡,說自己回心轉意,打算棄暗投明,迴歸祖國的懷抱。

後晉實際掌權人——“親舊幫”對此深信不疑,特別是馮玉,命杜重威給趙延壽寫信,承諾朝廷一定會不計前嫌,給予他最豐厚的賞賜。

馮玉、杜重威等“親舊幫”為何篤定趙延壽不是詐降?

因為他們需要他真降。

歷朝歷代,都不乏“親舊幫”這樣的政治暴發戶,他們有個與生俱來的先天不足:缺乏足夠的資歷。無需過多解釋,如果沒有這個先天缺陷的話,也就不叫“暴發戶”了。

為了彌補這種先天缺陷,政治暴發戶們在政治上的表現通常都會比較激進,行事風格偏向大開大合、大刀闊斧,極具顛覆性,甚至不惜反其道而行之,總之就是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,潤物細無聲絕對不是他們的菜。

出現這種風格的原因有很多,比如執政經驗不足,本身既無高學歷,缺乏紮實的理論基礎,又無經年累月的工作履歷,缺乏實踐經驗,所以比較愣頭青,但這不是主要原因,因為有龐大的官僚體系做支撐,即便他們是腦殘,他們的幕僚、朝中文武百官未必都是腦殘。

主要原因是他們需要另類和激進,強調自己與建制派們的不同,人為地製造派別、路線上的分歧,標新立異、譁眾取寵……總之,就是一場政治營銷。

上一章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