進入汴州後,耶律德光給天下各鎮送去撫慰詔書,各位節度使、觀察使們幾乎全都上疏稱臣,表示堅決擁護大遼中央,堅定地站在以耶律德光同志為核心的朝廷領導下。耶律德光傳喚進京朝覲的,沒有一個不是快馬加鞭,屁顛兒屁顛兒前去報到拜碼頭的。
全天下只有兩個藩鎮拒絕了耶律德光的詔書:涇州彰義軍節度使史匡威,秦州雄武軍節度使何重建。關於他們的事蹟將在稍後詳述。
總之,耶律德光得到了他想要的局面,入主汴州,四方稱臣。理論上,後晉的全部領土除涇州、秦州這兩個西北偏遠小鎮之外,已經全部成為契丹人的領土。
各方賄賂源源不斷地送到汴州,各種恭維奉承的話充斥著耶律德光的耳朵,使得本就狂妄自大的耶律德光更加目空一切。
如之前所講,消滅後晉使得他褪去了禮賢下士的面具,對待漢人謀士也不再言聽計從,而是愈發地剛愎自用,連張礪的苦諫也置之不理,“上不從”。
耶律德光對治理中原失去了耐心,不屑於潛心研究中原的文化傳統、風土人情,而是粗暴地、想當然地發號施令。那麼他的時間都去哪兒了?答:接著奏樂接著舞。
耶律德光大肆縱酒作樂,好經常公開表達自己對中原文物制度的不屑和蔑視,據記載,他經常對文武百官說:“中國事,我皆知;吾國事,汝草不知也。”
沒有誰比他更懂中原了,也沒有誰比他更懂契丹。他是懂王,而你們什麼都不懂。
【亡國滅種】
在完成了政治佈局之後,耶律德光在汴州登基稱帝,以中原人能聽懂的方式向天下宣佈契丹人對中原的統治。
正月的月底,耶律德光把後晉的文武百官召集到皇家庭院中開大會,會上,耶律德光開門見山道:“我們契丹幅員遼闊,地域廣大,方圓好幾萬裡,僅大酋長就有二十七人。而你們中原的文物制度與契丹完全不同,所謂我打算從你們漢人中選一人當你們的皇帝,各位的意見如何啊?”
他是面對中原人說的這話,中原人對這種作秀早已見怪不怪,你懂得。於是,文武百官異口同聲道:“天無二日,國無二主。無論是契丹人,還是漢人,全都擁護陛下當皇帝!”
耶律德光照例表示一下謙讓,“哎呀,這樣就不好了嘛,我是真心想還政於漢的,漢人治漢嘛。你們給我推舉一個賢才。”
文武百官異口同聲,還是堅持剛才的意見,統治中原,非您莫屬。
於是,耶律德光只好勉從眾意,“這可是你們說的啊!那我就委屈一下,受受累吧。”
公元947年(這一年的年號有些混亂,故而直接用西曆,稍後解釋),2月1日,耶律德光身穿漢人天子的禮服,登上金鑾殿,在中庭設定了皇家樂團和皇家儀仗隊,演奏著新君登基的專屬BGM,文武百官入朝稱賀。
在這一天,耶律德光宣佈改國號為“大遼”,改年號為“大同元年”,大赦天下。同時宣佈從今往後,節度使、刺史等不準再招募牙兵,也不許購買馬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