晉遼交惡時,同州匡國軍節度使劉繼勳正兼任宣徽北院使,參與了重大國策的商討,因此被耶律德光列為“反遼分子”、甲級戰犯,在劉繼勳入朝覲見時,耶律德光斥責他破壞兩國友好,挑起戰端。
劉繼勳大呼冤枉,說自己位卑權輕,這種朝廷大事,怎能輪到自己發言?繼而抬手一指旁邊的馮道,“當時馮道是宰相,景延廣是宰相兼樞密使,是他們倆商定的結果,你怎麼不抓他?”
耶律德光大怒,“賊咬一口,入骨三分。你還敢頂嘴?我還不瞭解馮道?他是位忠厚長者,絕不可能搬弄是非!”隨後便將劉繼勳用鐵鏈子鎖住,押入大牢,準備帶回黃龍府再做審判。
時任長安晉昌軍節度使的趙在禮,正起身趕赴汴州覲見,當他走到洛陽的時候,對身邊人說道:“耶律德光早就對人說過,李存勖之所以慘死,究其原因,全是因為我發動了貝州兵變,我趙在禮是逼死李存勖的罪魁禍首啊!看來我這次去汴州,是凶多吉少。”
二十年前,皇甫暉發動貝州兵變,繼而攻佔魏州,推舉趙在禮為首領,李嗣源奉命平叛,結果“明宗入魏”。
耶律德光派親信部將拽剌、高謨翰駐防洛陽,趙在禮前來拜見,遠遠地在庭院中就下跪叩頭,畢恭畢敬,而拽剌等人沒有絲毫地謙讓客套,端坐在堂上,大模大樣地接受趙在禮的參拜。
趙在禮離開洛陽,繼續東下,正月二十九,趙在禮抵達鄭州,聽到了劉繼勳被逮捕的訊息,本就惴惴不安的他更加恐懼,當天晚上就在馬廄裡偷偷上吊自殺了。
趙在禮自殺的訊息傳回汴州,耶律德光才在諸漢人文官的勸諫下,將劉繼勳釋放,以表明自己不計前嫌,不再進行反攻倒算。
劉繼勳回家之後,憂憤而死。
3,雙標
耶律德光的糾結無處不在,這是任何一個想統治中原的異族領袖都要面對的難題。如果執行中原標準(漢化),那麼他將迷失自我,權力也將被漢人士族階層逐漸分割;如果沿用蕃禮,那麼他將失去群眾基礎,深陷人民戰爭的汪洋。
相比於其他入主中原的遊牧首領,耶律德光要面臨的是這個問題的升級進階版——身後還有一位隱藏大佬,述律太后。
耶律德光太難了。
正月初七,耶律德光把石重貴一家遷入封禪寺軟禁,把汴州各城門和皇宮各門的守衛全部換成契丹人,然後按照契丹的風俗傳統舉辦了開業典禮:
在宮門宰殺一條狗,並將其碎屍萬段;在皇宮庭院中豎立起一根竹竿,上面懸掛著羊皮。據說這樣可以鎮壓妖魔邪祟。其實就是破壞後晉的風水。
而在正月初九,耶律德光有身穿漢族衣冠,主持政府工作。
等到2月1日,耶律德光又穿著中原天子的禮服,登上金鑾殿,改元大赦,正式在中原登基稱帝。
時而漢法,時而蕃禮,耶律德光入主汴州之後,這種矛盾的做法體現在政府工作中的方方面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