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靈異小說>五代十國往事> 第571章 三大戰役之戚城戰役5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571章 三大戰役之戚城戰役5 (1 / 2)

耶律德光的計劃是這樣的:

既然自己連吃多個敗仗,且面臨被後晉戰略合圍的危險,那麼幹脆就順水推舟,“撤回”契丹。耶律德光在戚城以北的頓丘城埋伏下精銳部隊,然後解除魏州之圍,引誘後晉軍隊追擊。

在耶律德光的計劃中,在頓丘城伏擊戰中,契丹騎兵要發揮平原作戰優勢,一口吃掉劉知遠、杜重威、馬全節的部隊,繼而乘勝南下,直逼石重貴所在的澶州。

計劃很簡單,但也很完美,無論是詐退的理由,還是伏擊圈的選擇,都堪稱滴水不漏。他也確實成功騙過了後晉將士。

然而他離成功卻總差一步之遙。

後晉將士的確被耶律德光成功忽悠,魏州留守張從恩不停地給朝廷上疏,急切地要求朝廷立即出兵追殺撤退中的契丹軍隊,不要錯失良機,放虎歸山;而且石重貴已經詔令劉知遠、杜重威、馬全節從東昭義會師,然後東進支援魏州。

就在後晉將士摩拳擦掌,準備跳進圈套的時候,忽然陰雨連綿。當時是農曆二月下旬,處於春季。俗話說春雨貴如油,但老天爺為了給後晉續命,也奢侈了一回,春雨連綿不絕,嚴重遲滯了後晉主力部隊的集結。

也許石重貴等高層還眼望蒼天,頓足捶胸,質問老天爺為何要助紂為虐。老天爺承受了太大的委屈。

澶州主力沒上鉤,那麼劉知遠、杜重威、馬全節的西線主力呢?他們根本就沒奉詔。

這可真是五代時期最典型、最辛辣的諷刺。

劉知遠自始至終都沒有跨越太行山,沒有離開河東轄境半步。而杜重威、馬全節也因此不敢貿然離開本軍轄境,以防被劉知遠吞併。誰知道劉知遠會不會是第二個趙德鈞?

此時的太行山重現了當年“河東站場”的情形:為了防止被趙德鈞吞併,範延光也只好擁兵不前。防火防盜防友軍。

契丹精銳部隊在頓丘城附近一連埋伏了十天,卻連半個後晉士兵都沒看到。倒把自己折騰地飢困交加、疲憊不堪。

這時候,比耶律德光更迫切希望滅掉後晉的趙延壽,為耶律德光鼓氣加油。

趙延壽表示,後晉之所以不敢追擊,就是因為內心深處充滿了對契丹的恐懼,只敢沿河佈防、憑城堅守而已,我們乾脆就猛攻澶州,只要攻下澶州,活捉了石重貴,天下就是我大契丹的了!

耶律德光被趙延壽帶進了溝裡,也認為這次伏擊之所以沒開張,就是因為後晉膽怯。既然如此,那就要充分利用他們的恐懼。

於是,耶律德光不裝了,我攤牌了。

3月1日,耶律德光親率十萬契丹大軍兵臨澶州城下,在城北構築主力陣地,另派東西兩翼圍堵澶州的東、西城門,對澶州形成了“品”字形半包圍,因為澶州南面是黃河,耶律德光無法四面包圍。

上一章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