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月1日,耶律麻荅渡河築城;
2月2日,後晉禁軍騎兵總司令李守貞、禁軍將領皇甫遇、陳州防禦使梁漢璋、懷州刺史薛懷讓,就率領一萬人,沿著黃河水路併發,向東支援。
2月3日,在澶州——魏州主戰場的後晉先鋒官石公霸,奉命在澶、魏之間巡邏偵查,與契丹大軍遭遇,被困在戚城(澶州與魏州之間偏澶州一側)。主帥高行周、副帥符彥卿正在林中休整,接到訊息後,急忙揮師前進,趕往營救。
高行周、符彥卿先入為主地以為契丹也只是一隊偵察騎兵,畢竟是在澶州眼皮子底下。可他們萬萬沒想到,契丹竟然出動了大軍,暫不知其戰略意圖。
“契丹眾甚盛,被圍數重。”三人均陷入重圍,於是急忙派人到後方,找景延廣要求增派援軍。
景延廣卻玩兒起了官僚主義,表示一切行動都要請示石重貴,“候帝進止”。
據記載,當時契丹兵力多達數萬,也許他們的行動目標是澶州大本營,石公霸同志成功擋槍。
遲遲不見援軍,高行周等人商議,決定冒險突圍。
數千中原兵被數萬契丹兵包圍,自高行周以下,皆抱定必死之決心。橫豎都是死,與其坐以待斃,不如放手一搏。
符彥卿率領數百精銳發起衝鋒,在包圍圈上撕開一道缺口。高行周瞋目大喝,奮力拼殺,他年僅二十歲的兒子高懷德左右開弓,箭無虛發,左衝右突,砍瓜切菜一般,一路保護著父親。經過一輪血戰,高行周等人終於奇蹟般地突出重圍,但部隊傷亡極為慘重。
高懷德後來娶了一個姓趙的寡婦,這位寡婦有個親哥哥,名叫趙匡胤。
這時候,石重貴親自率領大軍前來支援,契丹兵這才退去,高行周等人終於脫離險境。
明知前面又數萬契丹虎狼之師,石重貴仍親自披掛上陣,帶人來拼命,不吹不黑,石重貴的膽魄絕對勝過石敬瑭、李從珂之輩。
從鬼門關前轉了一圈的高行周等人,見到援軍之後,忍不住放聲痛哭,“幾不能復見矣!”
石重貴親自置酒,為九死一生的將帥們壓驚。
高行周、符彥卿、石公霸三人“相對泣下”,當即彈劾景延廣見死不救。
實際上景延廣亦有自己的苦衷,他“見死不救”的原因主要有兩個:
其一,是景延廣雖然也算戎馬一生,但從來沒有大規模軍事作戰的經驗,更不要說指揮的經驗了,他無法獨當一面。基於其本身的能力缺陷,他在部署指揮中,就不可能隨機應變,而只能是機械化地執行實現制定好的作戰計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