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靈異小說>五代十國往事> 第567章 三大戰役之戚城戰役1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567章 三大戰役之戚城戰役1 (1 / 2)

【三大戰役之戚城戰役】

天福九年(944)正月初一,當天夜裡,一片烏雲忽然遮擋住了北斗七星中的“魁星”。在古代,人們通常認為“北斗主死,南斗主生”。“陣雲掩北斗之魁星”被視為兵戈之象,不吉利。

天亮以後,正月初二,石重貴接到了十萬火急的緊急奏報,說五萬遼國軍隊於昨天突然闖過邊境線,在其先鋒官趙延壽、趙延照的率領下,馳趨貝州。

貝州原屬魏博軍,並不是邊境城鎮,其北面依次是鎮州成德軍、定州義武軍,然後才是幽州盧龍軍。遼軍為何沒有選擇平推,而是孤軍深入,直接穿插跳攻敵人腹地?因為貝州出了一個重要的叛徒。

貝州地處河朔地區中心地帶,交通方便,是河朔地區的水陸要道,素有“國之北庫”之稱,據《新唐書》記載,唐朝時,“國家聚江淮河南錢帛於彼”。

隋煬帝敕令修建的京杭大運河北段——永濟渠,就位於貝州以東。在前文,幽州劉仁恭入侵河朔,製造“貝州大屠殺”,遇難者遺體就被丟入永濟渠,河水為之通紅。

從石敬瑭時期開始,為了防備契丹人的入侵,朝廷逐漸把大量糧草囤積於此,目前這裡的糧草儲備已經足夠全國大軍吃好幾年。

隨著石敬瑭“分割魏博”的操作,貝州從魏博軍劃割出來,以貝州為總部設定永清軍,以王令溫為節度使。

貝州有位名叫邵珂的中級軍官,殘暴叛逆,王令溫將其免職,邵珂懷恨在心,於是秘密聯絡契丹,將一條重要軍事機密洩露給契丹:

貝州儲存有大量糧草,且兵力空虛,防守薄弱,而節度使王令溫恰巧去京師朝見,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!

於是,趙延壽、趙延照決定冒險賭一回,率領先鋒部隊深入河朔腹地,先搶貝州的戰略物資。

王令溫離開後,暫代軍府事的是吳巒。石敬瑭割讓幽雲十六州時,率領雲州軍民憑城抵抗,拒絕向契丹移交的,就是這位吳巒。在吳巒的領導下,契丹圍攻了半年多,始終無法攻克,最後還是由石敬瑭出面求情,才解決了此時:雲州還是要按規定割讓給契丹,同時契丹允許吳巒回到後晉。

吳巒剛剛接管貝州,忽然就收到了緊急軍情:契丹大軍來襲!

貝州頃刻間陷入到一片恐慌之中。吳巒毫不畏懼,但他是一介文官,沒有自己的本部兵馬,沒有牙兵,只能依靠貝州守軍。這時候,邵珂主動請纓,表示願意為國捐軀,萬死不辭。

吳巒非常感動,連連點贊,誇他是國之棟樑,隨後就命邵珂守衛南門,而自己則在東門佈防。

文官吳巒雖不知兵事,但他有一顆赤誠的愛國心,有一身視死如歸的膽氣,更有云州堅守的實戰經驗。在他的帶領下,倉促應戰的貝州守軍打退了遼軍的第一輪攻擊,並把遼軍的攻城器械全部燒光。

如此一來,貝州守衛戰將轉入第二階段,相持階段。而一旦進入相持階段,貝州就可以宣告勝利了。

因為遼軍孤軍深入,一旦不能速勝,就會陷入到重重包圍,進退失據。所以孤軍深入向來是兵家大忌。

就在這關鍵時刻,戰場出現了轉機。邵珂開啟南門,引導遼軍進城。

上一章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