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,不做大哥好多年
繼承石敬瑭皇位的,是石重貴。石重貴並不是石敬瑭的親兒子,而是他哥哥石敬儒的兒子。石敬儒原是李存勖帳下的騎兵將領,很早之前就陣亡了,留下了孤兒石重貴,石敬瑭便把這個侄子帶在身邊,視如己出。所以史書上說石重貴是石敬瑭的侄子、養子。
石敬儒是石敬瑭唯一的哥哥,而且是同父同母的親哥哥,在其陣亡後,石敬瑭便將其遺孤石重貴收養。如此看來,石敬瑭對這位親哥哥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,感人至深。
然而石敬瑭登基後的一些做法卻令人大呼看不懂:追贈官位的時候,石敬儒排名最後,排在諸弟之後,而追封王爵的時候,更是戰略性遺忘,叔父、諸弟皆封王,唯獨不對石敬儒追封。
文武百官皆呼看不懂,也不敢問。
北宋的史官對此也百思不得其解,直言不諱地記載下:“此又可疑也。”
3,滿門忠烈
石敬瑭的稱帝之路是一部無比心酸的血淚史。
3.1河東戰爭
河東戰爭爆發時,堂弟石敬威在禁軍供職,居於洛陽,聽聞石敬瑭謀反後,對身邊人說道:“人生自古誰無死?我哥正要幹一番大事業,我不能忍辱偷生,不能拖他的後腿,使他有所顧慮。”隨後從容自殺,避免成為李從珂的人質。
另一位堂弟石敬德,沒來得及自殺,被李從珂逮捕、誅殺。
石重英、石重胤逃躥至鄉間,藏到一戶農家的井中,最終還是被搜捕到,全被李從珂誅殺,那家倒黴的農戶也被滿門抄斬。
3.2張從賓之亂
這是魏州範延光叛亂的衍生品,張從賓奉命從洛陽支援滑州——黎陽前線,卻在洛陽發動叛亂,響應範延光,留守洛陽的石重信、石重乂慘遭殺害。
其中,石重信是石敬瑭的嫡長子,其生母是石敬瑭的正室李氏,他是李克用的親外孫。除了石重信之外,其餘五個兒子均不明所出。
石敬瑭最愛的兒子就是嫡長子石重信,據記載,他“為人敏悟多智而好禮”,聰明好學、機智靈敏、彬彬有禮,儘管他的姥爺、舅舅先後當皇帝,但他從未怙勢弄權,一直都是謙和低調,很招人喜歡(甚為時論所稱)。
在石敬瑭稱帝前,石重信一直被扣押在中央,在禁軍序列;石敬瑭稱帝后,立刻將其任命為河陽節度使,增加歷練,積攢工作經驗和人脈。
石重信不負眾望,剛剛赴任不到一個月,就妥善解決了當地十幾條歷史遺留問題,頗有政聲,百姓們交口稱讚,有口皆碑。石敬瑭聽說後,特意下詔褒獎。石敬瑭在他身上下了很大的心思,寄予了厚望,我們有理由相信,石敬瑭應該有讓石重信作為皇位繼承人的打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