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思兔TXT免費看>靈異小說>五代十國往事> 第332章 康延孝叛亂2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332章 康延孝叛亂2 (1 / 2)

【康延孝叛亂2】

康延孝的這場叛亂,從一開始就決定了它必然失敗的結局。

首先,康延孝發動兵變的地點是在劍州,劍州北鄰劍門關,出劍門關再往北一點就是李繼岌主力部隊所在的利州。從地圖上看,利州和劍州到劍門關的距離基本相等,而兩州距離成都則非常遠。

康延孝當然是沒有能力一口吃掉李繼岌的主力部隊的,即便是發動突襲也不可能,那麼他可以選擇佔據劍門關,使李繼岌無法進入蜀地,然後自己再徐圖成都。而康延孝則只是想把利州和劍門關之間的吉柏津浮橋破壞掉。

無論是控制劍門關、還是破壞棧道浮橋,都是有效阻擋敵人援軍的關鍵一步,是“關門打狗”的重要一環。康延孝對此顯然不夠重視,或者實在過於倉促,居然只是給守衛吉柏津的官員下了一道命令,讓他們自行破壞浮橋。

守衛吉柏津的官員怎麼可能執行叛軍頭目康延孝的命令?於是立即把情況奏報給李繼岌。

李繼岌大為震驚,立即派親信梁漢顒帶兵進駐吉柏津,保護吉柏津浮橋。又寫信給康延孝,好言安撫,勸他懸崖勒馬;當晚便命令任圜掛帥、梁漢顒副之、李延安作監軍宦官,率領七千騎兵南下追趕,並輕鬆控制了劍門關。

這時候,康延孝居然已經率領部隊反戈回攻成都去了。康延孝的這波操作實在令人費解,作為馳騁沙場大半輩子的將領,居然會犯這種低階的軍事錯誤!

叛亂剛一開始,康延孝就完全陷入被動。

政治上,進退失據。

康延孝第一時間自稱西川節度、三川制置等使,矯詔代替孟知祥,公開承認自己是非法叛亂,不合法;而他又把河中籍將士推到風口浪尖上,本意是想利用“朱友謙之死”借題發揮,博取同情,然而此舉又等於把叛亂造反的帽子扣給河中將士。

造反之初,便獨攬造反紅利,而把黑鍋甩給自己的擁護者。

軍事上,進退兩難。

進,與成都相距甚遠,且成都亦有守將、駐軍,城池高大,易守難攻;退,退路已經掌握在敵人手中。進退不得,康延孝就是那甕中之鱉,關門之狗。

戰略上失策,戰術上失誤。倘若康延孝果斷地集中精銳力量猛攻成都,放手一搏,也許還有一線生機,但他卻很傻很天真,失去了最後的掙扎機會。

李存勖派宦官崔延琛前往成都,不料中途與康延孝相遇。崔延琛於是欺騙康延孝,詐稱自己是奉聖諭徵調孟知祥回京,只需安靜等待幾日,康延孝就可以和平接管西川,而如果此時發動攻擊的話,則會適得其反。

崔延琛的謊話漏洞百出,根本經不起任何推敲,但康延孝鬼迷心竅,居然信以為真,真的就按兵不動,老老實實地等著孟知祥奉“詔”滾蛋,交出西川。

崔延琛抵達成都後,立即幫助孟知祥加強戒備,拓寬壕溝、加固城牆,樹立鹿砦等防禦工事,並派部將李延厚率領兩千人討伐康延孝,與任圜、董璋的部隊南北夾擊。

上一章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