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剛剛進入洛陽時,石敬瑭就針對鹽稅進行了減免優惠。在制書中,石敬瑭痛斥前朝對百姓的壓榨,“極知百姓艱苦”,所以要依照市場實際情況,每斤食鹽降價十文。
進入洛陽不到半年,就降制惠民:
——大赦天下,“罪無輕重,並釋放”;
——之前的欠稅,陳年舊賬,一筆勾銷;
——鄭州滎陽縣,免租稅,原因是石敬瑭親眼見到路邊又蝗蟲啃食莊稼,旱情影響了桑樹、麥苗的生長,老百姓太苦了,免稅;
——天下80歲以上的老人,免除一子的徭役,地方上要給予相應的物質補貼;
——此前因躲避戰亂或畏罪潛逃的逃犯、通緝犯們,所犯罪行一筆勾銷,限期兩個月回家,從事生產勞作,超期不歸者,“復罪如初”。
剛過一個月,又下詔:
——今年的夏季稅收,直降20%,“以微旱故也”。因目睹了鄭州附近的輕微旱情,石敬瑭先免了鄭州的租稅,繼而給整個受災地區減免20%的夏季稅。
在鄭州停留期間,防禦使白景友進獻了牲餼器皿,石敬瑭關切地問道:“不出民力否?”沒有剝削老百姓吧?
白景友回答道:“臣畏懼陛下的法令,不敢違背。這些都是臣自掏腰包,用自己的俸祿置辦的。”
於是,石敬瑭才收下。
從這個小故事可以看出,石敬瑭非常關心民間疾苦,不願讓手下官員透過搜刮百姓、壓榨民脂民膏,給自己送禮。而且從白景友的話中,也可推測出,石敬瑭肯定下發過紅標頭檔案,宣揚過中央的廉潔自律精神。
在天福二年(937)8月,石敬瑭再次宣佈大赦天下,除了傳統意義上“十惡不赦”的重刑犯意外,其餘囚徒一律釋放;並下詔修改了部分法律,如允許“保外就醫”,規定今後凡是在監獄裡生病的犯人,只要不是對社會危害性極大的重刑犯,允許回家養病,保外就醫;如果被判杖刑的犯人生病,就要等他病癒之後再用刑。
次月,又對社會上的一項陋習——鬧喪,進行了整治。在當時,殯葬之日,總會有一些所謂的民間藝人,攔住送葬的隊伍,吹拉彈唱,表演各種才藝,向本家索要錢財,不給錢就賴著不走。
如今某些地方仍有這種社會亂象,通常是大爺大媽們成群結隊,阻攔婚車,討要喜錢。
石敬瑭時期就已經由朝廷下令,嚴格杜絕,違者是要抓進監獄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