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從厚逃走的時候非常匆忙,匆忙到沒帶任何皇家符印,也沒通知文武百官。一來是他沒有豐富的逃亡經驗,二來是擔心得到訊息的群臣會立即將他出賣,把他獻給李從珂。
天亮後,宰相馮道等還像往常一樣,打卡上班,當他們成群結隊地走過天津橋,來到端門時,才聽說了兩個驚天大瓜:朱弘昭、馮贇已死;皇上李從厚已逃。
老闆曠工,那咱們也回家休息吧。馮道、劉昫轉身就要回家,被另一位宰相李愚攔住。
李愚說道:“皇上雖然走了,皇太后還在宮中,我們應該照常去宰相辦公廳上班,派人向皇太后請示,然後再各回各家,這才是臣子的本分!”
馮道說:“皇上已經離開了皇宮,此時我們進入皇宮的話,恐怕會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和麻煩。李從珂已經四處張貼安民榜了,我們不如各自回家,靜靜地等待事態的變化吧。”
大家覺得有道理,於是轉身往回走。當走到天宮寺附近時,為李從珂充當內應的安從進派人來通知他們:“李從珂馬上就要進城了,各位宰相應率領文武百官前去恭迎。”
於是,馮道等人就在天宮寺停留,通知文武百官來天宮寺匯合。
中書舍人盧導抵達,馮道對他說:“可把你等來了,目前最迫切的事是少一份勸進奏章,麻煩你馬上動筆起草。”
盧導馬上拒絕,“李從珂進京朝見,文武百官出城迎接是符合禮制的。廢立之事,安能造次?再說了,李從珂與李從厚,都是太后之子,廢立之事,更應該聽從老太后的安排,哪兒能繞開她老人家,擅行擁廢呢?”
馮道急得直跺腳,“做事要考慮實際情況嘛!”
盧導寸步不讓,“自古以來,哪兒有皇帝剛剛出門,臣屬就急匆匆勸別人去坐皇帝寶座的道理?倘若到時候李從珂擺出一副忠臣的樣子,大義凜然地斥責我們,我們該怎麼回答?”
“那你說該怎麼辦?”
盧導說道:“你應該率領文武百官前往皇宮門前,向皇太后請安,請皇太后指示,一切進退之舉措,皆聽皇太后的安排。”
李愚和盧導的主張都是先向皇太后請示,這才是正確的程式,也是他們推卸責任的方法,按照皇太后的指示去做,出了問題,也是皇太后負責。
馮道與盧導爭論不休,安從進派人多次前來催促,“李從珂已經來了,皇太后、皇太妃(王德妃)都已經派宦官前去迎接慰勞了,卻不見一名文武百官,你們是咋想的?想幹什麼,還不快去!”
一句話,天宮寺成了城市馬拉松的起始點,文武百官化身馬拉松運動員,一窩蜂似的向城外跑去,在西門外列隊等候。